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9ZX08004-006B)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 相关作者:朱丹华董德坤袁凤杰胡小丽杨清华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含BADH和Ba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并于上下游引物5’端分别添加Xhol和SacI酶切位点和保护性碱基序列;TA克隆PCR产物至pTA2并进行测序验证;双酶切经过测序验证的重组质粒pTA2-BADH和植物表达载体pBA002,分别回收目的基因和pBA002载体片段,并进行连接转化,提取阳性质粒,然后进行双酶切、PCR扩增和进一步的测序验证。结果表明,BADH基因已被完整、正确的插入到pBA002载体中,成功构建了含BADH和Ba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的植物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 李虹章朱丹华黄英运郁晓敏董德坤
- 关键词:BADH植物表达载体BAR
-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成熟胚芽尖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1
- 2011年
- 以大豆品种‘浙春3号’的胚芽尖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抗逆相关大豆转录因子GmGT-2A,为探讨过量表达该基因以提高大豆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准备材料,通过研究预培养时间、共培养培养基的6-BA浓度、侵染时间等因子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系统优化了大豆的成熟胚芽尖转化体系。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预培养时间、6-BA浓度和侵染时间均对大豆遗传转化有显著的影响,三者各自最优条件分别为胚芽尖预培养时间1.5d;共培养基6-BA浓度8mg/L和浸染时间10h。根据以上结果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转化体系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和6-BA浓度;最佳转化体系中各因素水平与单因素优化结果一致。本研究获得的最高平均转化效率为5.67%。实验还初步探讨了IBA浓度对再生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中不加入IBA比加入IBA时生根时间短,且生根数量多,移栽易成活。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抗性苗,经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构建特异性的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到大豆基因组中。
- 杨海英朱丹华胡小丽杨清华袁凤杰董德坤
- 关键词:大豆根癌农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