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194) 作品数:8 被引量:35 H指数:4 相关作者: 薛存金 董庆 张雪伍 温晓阳 季民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天文地球 更多>>
多海洋参数赤潮MODIS综合监测 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由单一海洋参数对赤潮灾害提取的不足,提出一种多海洋参数赤潮遥感监测技术.该方法利用MODIS影像数据反演出海洋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浓度,结合悬浮泥沙浓度和海水异常等多海洋参数,设计赤潮灾害提取判别规则.该判别规则能充分利用海洋参数在赤潮灾害提取中的优势,克服单一参数在赤潮灾害识别上的遗漏和误判.以2004年5月30日和2004年6月11日渤海海域的MODIS影像为实验数据进行实例研究,证实了基于多海洋参数的赤潮遥感监测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薛存金 董庆关键词:MODIS 赤潮监测 PCA-BP在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城市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众多,且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传统数学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无法消除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导致预测精度较低。为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城市汽车保有量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消除各因子间的冗余信息,降低BP神经网络的输入维数,简化神经网络拓扑结构,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训练速度与预测精度。对南京市2006-2009年南京市汽车保有量进行仿真,实现结果表明,PCA-BP模型的训练速度快、预测精度高,可为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张雪伍 常晋义关键词:汽车保有量 大区域海洋遥感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卫星遥感是现代海洋大尺度观测的主要技术手段。30多年来,对地观测卫星积累了大量的海洋观测数据,在区域海洋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对遥感数据集的精度也做了许多分析和评价[1-5]。利用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的数据,建立了长时序列连续立体观测数据库。从这些数据支撑下的研究发现,西太平洋、东太平洋、北大西洋、黑海等海域对整个海气相互作用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找到了一些区域,如用厄尔尼诺区的异常海温指示厄尔尼诺事件[6-7]、IDO指示年代际气候振荡[8]等指示性区域,重点分析这些代表性区域有助于见微知著,把握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如何更有效地找到对气候影响较大的海域,高效地探索这些区域不同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而预测海洋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自然因素(气候突变、水循环、大气循环等)和人为因素(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升温等)及其影响,是目前对海观测与海洋工作者应该回答的问题。同时,为准确预报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要求海洋资料处理分析工作必须由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定量分析为主。因此,“唤醒”沉睡的数据,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是海洋遥感的目的之一。目前海洋数据处理方法以点数据处理方法为主,而遥感观测数据以面为主,因此,需要以海洋学、大气学为背景,结合地理信息学科方法,发展能有效使用遥感观测数据的处理技术与方法。在此领域,已有对部分海域时空特征大量的观测和分析,形成了很多数据处理方法并已得到很好的应用。 应晨璐 董庆 薛存金 温晓阳关键词:数据处理方法 海洋遥感 大区域 厄尔尼诺事件 观测数据 对地观测卫星 海洋时空过程数据模型及其原型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2012年 从地球信息科学角度,分析了海洋现象的过程特性,并给出过程对象的BNF范式组织结构。把具有过程特性的海洋现象分级抽象为海洋过程对象、阶段对象、序列对象和状态对象,讨论了海洋过程对象的语义分级抽象与顺序、包含关系及过程对象内的演变机制,分析了通过过程对象隐式记录演变机制、过程对象存储表提供其程序接口,实现连续渐变表达机制在模型中的实现策略,发展了基于过程对象、过程对象关系表的模型的过程化组织结构。在Geodatabase9.2基础上,扩展过程对象的存储机制,构建海洋时空过程数据模型的原型系统(海洋时空过程数据库系统MarineSTPDMGDB和海洋系统功能平台MDMProtoTypeSystem),并给出其框架结构及关键技术实现流程。原型系统的构建及功能分析结果证明了模型的科学性与适用性,为"数字海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薛存金 董庆基于GM-BP建模的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预测 被引量:1 2014年 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变化是非线性的,同时具有复杂的随机性和趋势性特点,传统单一预测模型难以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准确表达,从而导致预测精度较低。为提高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了GM-BP组合模型。通过GM(1,1)模型对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然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GM(1,1)模型的趋势预测值进行误差修正,以提高预测精度。对南京市2007~2010年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GM-BP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能够应用于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预测。 张雪伍 蒋家超关键词:灰色系统 前馈神经网络 SAR图像的自适应边缘保持去噪滤波 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目前SAR图像斑点噪声滤波算法在噪声去除和边缘保持方面同时性上的不足,该文基于SAR图像噪声识别和边缘检测,提出适用于同质区域和边缘区域的自适应SAR图像去噪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SAR图像斑点噪声、边缘位置、边缘方向信息,动态改变滤波器模板的尺寸和形状,实现SAR图像斑点噪声去除,同时保持图像边缘和纹理信息与细微结构.以2010年8月15日北极地区RADARSAT-2 SAR HH图像为例,将本文的方法与典型空域滤波法进行对比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有效. 薛存金 温晓阳 董庆关键词:自适应滤波 去噪方法 SAR图像 近30年菏泽市气温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菏泽市八县一区观测站1981~2010年的月均气温资料,利用ArcGIS 10.0空间分析工具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算法,分析了年、季平均气温时空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菏泽市年平均气温整体上呈增长趋势,春、秋和冬季的增长贡献大于夏季的增长贡献。且菏泽市年平均气温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东明县的中西部地区和巨野县的东部地区的年增长率为0.02℃~0.03℃;曹县、定陶、鄄城、东明东部、牡丹区周围地区、郓城北部和东部地区和巨野西部地区的年增长率为0.03℃~0.04℃;成武、单县、郓城西南地区和菏泽牡丹区的年增长率为0.04℃~0.05℃。另外,菏泽市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具有2.3年的周期特征,单县、成武、曹县东部和定陶东南部地区与东明、巨野中东部和鄄城西部地区的平均气温增长/降低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81~1988年、1989~2000年和2001~2010。 司奉泰 薛存金关键词:气温 近3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利用近30年热带气旋年鉴建立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灾害数据库,以.NET和ArcGIS Engine搭建了二次开发平台(其包括登录界面、图查属性、属性查图、数据库分析处理等功能),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以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0年来西北太平洋共生成905次热带气旋,年均30.2次/年。其中,7-10月最容易发生热带气旋,占所有热带气旋的35.7%,8月份达到峰值,达21.5%,2月最不容易发生热带气旋,发生频率仅为0.6%,而8-10月是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发生的月份。热带气旋源地集中区位于(10°~22°N,112°~120°E)、(8°~20°N,126°~134°E)和(6°~20°N,136°~150°E),具有纬度带和经度带的分布特性。源地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月变化特征,在季节尺度上,夏季主要集中在偏北偏西位置,并向南向东偏移,冬季向北向西偏移;在月尺度上,1-4月源地相对分散;5-6月相对于1-4月的源地位置发生向西向北方向转移;7月向东向北扩散,8-9月向西扩散,9月源地相对集中,10月热带气旋源地南移,11-12月热带气旋源地范围明显减小。 杨彩虹 薛存金 季民关键词:热带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