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1104)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梁雪李强彭剑超黄昌军徐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合金
  • 1篇氧化膜
  • 1篇蒸汽
  • 1篇锆-4合金
  • 1篇析出相
  • 1篇显微组织
  • 1篇耐腐蚀
  • 1篇耐腐蚀性
  • 1篇耐腐蚀性能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基
  • 1篇金属基体
  • 1篇金元素
  • 1篇过热蒸汽
  • 1篇合金元素
  • 1篇腐蚀性
  • 1篇NB
  • 1篇ZR-4合金
  • 1篇APT
  • 1篇AQUEOU...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篇梁雪
  • 2篇黄昌军
  • 2篇彭剑超
  • 2篇李强
  • 1篇杨艳平
  • 1篇徐龙
  • 1篇周邦新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上海金属
  • 1篇Acta M...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18锆合金的疖状腐蚀被引量:3
2013年
N18合金经轧制变形及780℃/5h热处理,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发生了疖状腐蚀。采用TEM和SEM研究了合金及腐蚀生成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发生疖状腐蚀的原因是试样在(α+β)两相区的热处理过程中,合金元素铌、铁、铬等大量迁移至α-Zr晶界处,形成Zr(NbFeCr)2和β-Zr相,造成α-Zr晶粒内部合金元素严重贫化。对于这类合金,应注意其热加工过程,尽量避免进入(α+β)相区并保温时间过长,以防止疖状腐蚀的发生。
李强黄昌军梁雪彭剑超周邦新
关键词:合金元素析出相
Zr-4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与疖状腐蚀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经过不同热处理后的几种Zr-4合金样品,在550℃/25 MPa超临界水中腐蚀时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疖状腐蚀。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氧化膜的显微组织。提出Zr-4合金发生疖状腐蚀的机制:Zr-4合金腐蚀生成的部分氧化膜具有微孔和微裂纹少、比较致密的特性,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在应力作用下,局部薄弱区发生平行于O/M界面的开裂并不断扩大,造成表层氧化膜破裂,腐蚀介质水进入裂纹中,形成有效的供氧源,使局部腐蚀加速,发生不均匀腐蚀,这种不均匀腐蚀在适当条件下发展成疖状腐蚀。氧化膜局部产生了可向O/M界面提供充足氧的直接供氧源,是引发锆合金产生疖状腐蚀的最密切因素。所有与发生疖状腐蚀有关的其它因素,如合金元素、第二相的大小和分布、氧化膜生长各向异性等,都是通过对氧化膜相关性质的影响而发生作用。
李强杨艳平黄昌军徐龙梁雪彭剑超
关键词:ZR-4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
Zr-2.5Nb合金在500℃/10.3MPa过热蒸汽中腐蚀形成的O/M界面特征的APT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差异被认为是合金表面形成的具有保护作用的氧化物结构差异所导致的。为了表征氧化层的微结构,利用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Zr-2.5Nb合金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腐蚀16 h后,其氧化膜/基体(O/M)界面处的三维原子分布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Zr O2生成之前,存在Zr/O比接近1的氧化物前驱相; Zr O层中Nb的含量很低,位于该氧化层中的β-Nb第二相中的Nb元素几乎不向外扩散,Fe元素偏聚在Zr O2与Zr O层界面处;β-Nb第二相的抗氧化性能高于基体,Fe元素偏聚在氧化后的β-Nb第二相与基体的界面处。
韩洪秀李强梁雪
关键词:耐腐蚀性能
Oxide Layers on(0001) Plane of Zircaloy-4 After Corrosion at 360 °C in Lithiated Aqueous Solution被引量:1
2015年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oxide layers formed on near(0001) plane of Zircaloy-4 were investigated by autoclave tests at 360 °C in lithiated aqueous solution. Oxygen-rich regions with hcp structure were observed at the undulating O/M interface, and the inner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oxide layers formed on(0001) was only concave–convex. Monoclinic, tetragonal and cubic phases and a kind of zirconium sub-oxide with bcc structure were detected in the oxide layer near the metal matrix. This zirconium sub-oxide layer had a coherent relationship with α-Zr matrix, and the growth direction of the zirconium sub-oxide layer was nearly parallel to the [0001] direction of α-Zr regardless of the orientation of metal matrix. The orientations scattering of columnar grains formed on near(0001) plane differ from that formed on near(10ī0) plane.
Shao-Qiu GouBang-Xin ZhouMei-Yi YaoJian-Chao PengChuan-Ming ChenQiang LiJin-Long Zhang
关键词:锆-4合金金属基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