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B031100016)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黄华扬郑小飞李凭跃沈洪园王庆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韧带
  • 7篇前交叉韧带
  • 7篇交叉韧带
  • 5篇生物力学
  • 4篇隧道
  • 3篇镜检
  • 3篇肌腱
  • 3篇关节
  • 3篇关节镜
  • 3篇关节镜检
  • 3篇关节镜检查
  • 2篇韧带重建
  • 2篇生物力学研究
  • 2篇双束重建
  • 2篇前交叉韧带重...
  • 2篇重建前交叉韧...
  • 2篇脱位
  • 2篇肌腱重建
  • 2篇交叉韧带重建
  • 1篇修复外科

机构

  • 8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作者

  • 9篇黄华扬
  • 8篇郑小飞
  • 7篇李凭跃
  • 6篇王庆
  • 6篇沈洪园
  • 5篇陈帅
  • 5篇区永亮
  • 3篇张涛
  • 2篇张余
  • 2篇王泽锦
  • 1篇陈朗新

传媒

  • 5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单隧道双束和单束ACL重建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单隧道双束和单隧道单束ACL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6侧人体膝关节标本,保留完整的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行单隧道双束和单束ACL重建,在MTS-858生物材料试验系统上测试膝关节在胫前加载(134N)和旋转加载(5N·m内旋胫骨)下屈曲0°、15°、30°、60°、90°位时的运动学反应。每个膝关节在4个不同条件下进行测试:ACL完整、ACL损伤、单隧道双束重建ACL以及单隧道单束重建ACL,其中单隧道双束及单束ACL均采用双股腘绳肌腱。结果 (1)胫前加载:双束组在屈曲30°、60°和90°位,单束组在屈曲90°位时关节前后稳定性获得良好恢复(P>0.05);在屈曲60°位时双束组的胫前位移明显低于单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旋转加载:与ACL完整组相比较,双束组的胫骨内旋角度在屈曲0°、60°位时无明显变化(P>0.05),屈曲90°位时明显减少(P<0.05);单束组在屈曲0°时无明显变化(P>0.05)。屈曲60°和90°位时双束组的胫骨内旋角度明显小于单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隧道单束ACL重建相比,单隧道双束ACL重建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前后稳定性及旋转稳定性。
王庆黄华扬张余郑小飞李凭跃王泽锦沈洪园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
单隧道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12例临床报告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单隧道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不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膝关节镜监视下单隧道异体肌腱移植重建MPFL的12例(15膝)髌骨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12.3个月)。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Kujala评分为(71.5±5.1)分和(93.2±2.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59,P=0.004);Lysholm评分为(70.2±6.0)分和(94.4±1.8)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86,P=0.013)。结论膝关节镜监视下单隧道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MPFL是一种治疗髌骨不稳的有效方法,对维持髌骨稳定有重要作用,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陈帅黄华扬郑小飞李凭跃沈洪园王庆区永亮陈朗新
关键词:髌骨脱位关节镜检查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影响腱骨愈合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关节镜下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被认为是膝关节ACL重建的“金标准”,其重建后膝关节稳定性良好,但术后出现的膝前疼痛、伸膝力量减弱或髌股关节炎等并发症问题,让大部分关节镜医生有所顾忌。近年来,自体胭绳肌腱移植重建ACL在临床上受到重视,由于其获取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陈帅黄华扬郑小飞
关键词:骨-髌腱-骨移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愈合因素自体周围组织损伤
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Bankart重建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对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Bankart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44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非打结组(可吸收非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20例)和打结组(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24例)。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记录肩关节活动范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非打结组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90°时外旋角度分别为(163±9)°和(170±4)°、(58±14)°和(90±6)°,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8±6)°;术前和终末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7.4±3.7)分和(94.3±2.6)分、(78.1±4.6)分和(93.9±3.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结组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90°时外旋角度分别为(162±8)°和(170±6)°、(61±13)°和(91±6)°,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5±3)°;术前和终末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5.8±2.9)分和(95.1±3.7)分、(76.2±5.9)分和(92.8±5.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再脱位,均重返伤前工作岗位。结论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有效方法,非打结型和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疗效相似。
郑小飞黄华扬张余李凭跃
关键词:肩脱位BANKART损伤关节镜检查缝合锚钉
膨胀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很多,且疗效较好。但目前尚无有关固定方法是否能提供坚强固定、恢复原有ACL生物力学特性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股骨端膨胀界面螺钉固定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生物力学。方法:取新鲜冰冻成人膝关节标本21具,采用4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股骨端分别使用膨胀界面螺钉(n=7)、可吸收界面螺钉(n=7)、金属界面螺钉(n=7)固定,测试循环载荷后位移、100 N位移、400 N位移、抗拉刚度、最大拔出载荷、失败模式以及肌腱切割程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循环载荷后位移:可吸收螺钉组<金属螺钉组<膨胀螺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拔出载荷:膨胀螺钉组>可吸收螺钉组>金属螺钉组,膨胀螺钉组与可吸收螺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膨胀螺钉组与金属螺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腱切割程度:膨胀螺钉切割伤最轻,可吸收螺钉次之,金属螺钉最重。结论:膨胀界面螺钉的最大拔出载荷、100 N位移、400 N位移以及抗拉刚度均超过普通界面螺钉,对移植肌腱损伤小,可以满足肌腱重建固定ACL的需要,并可实现单隧道ACL双束解剖重建。
陈帅黄华扬郑小飞李凭跃区永亮沈洪园王庆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肌腱移植生物力学
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早期疗效。方法对40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单隧道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双束异体胫前肌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采用自行研制的膨胀界面钉固定法,胫骨隧道采用界面螺钉束间固定法,屈膝60°拉紧固定。结果 40例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25.2个月。术前麦氏征阳性6例,抽屉试验阳性21例,Lachman试验40例均阳性;术后上述3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IKDC(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评分术前(D级28例,C级12例)与术后末次随访(A级34例,B级6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61.3±7.2)vs(91.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固定重建ACL能够恢复原有ACL的解剖学特点及生物力学特性,操作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黄华扬郑小飞李凭跃沈洪园张涛王泽锦王庆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双束重建
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侧不同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移植物的固定对于重建早期的稳定性及腱骨愈合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股骨侧的固定方法较为特殊。该文介绍目前常用的3种ACL重建股骨侧的固定方法,包括挤压固定法、悬吊固定法和膨胀固定法。分别描述这些固定手段的操作方式、固定材料、生物力学以及结果,同时,阐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
区永亮黄华扬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力学
单隧道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不同移植物固定角度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在何种初始张力及屈膝角度下进行移植物固定能够使单隧道双束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膝关节更好地恢复原有的运动学功能。方法将16具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随机分为四组,每四个膝关节为一组,分别为T20A20(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固定)、T20A45、T40A20及T40A45。使用BOSE-Electro Force材料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仪定量测量上述四组膝关节在屈曲30°及90°时胫前载荷(134N)下的胫前位移和旋转载荷(5N×m胫骨内旋)下胫骨内旋角度。所有组均采用直径相等的自体腘绳肌腱、相同的隧道定位方法及固定装置进行韧带重建。结果 (1)胫前载荷(134N)下的胫前位移:T20A20、T20A45与完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56,P>0.05),T40A20、T40A45与完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85.35,P<0.05);(2)旋转载荷(5N×m胫骨内旋)下的胫骨内旋角度:T20A20、T40A20与完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74,P>0.05),T20A45、T40A45与完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145.24,P<0.05)。40N初始张力下进行韧带固定会使重建术后膝关节伸屈约束过度,而屈膝45°进行韧带固定则使重建术后膝关节内旋约束过度。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进行韧带固定能使重建术后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更接近于正常。结论单隧道双束ACL重建术中,两束韧带分别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进行固定能够恢复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恢复原有的运动学功能。
区永亮黄华扬郑小飞李凭跃张涛陈帅沈洪园王庆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修复外科手术
经胫骨隧道与经附加内侧入路单隧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经胫骨隧道(TT)与经附加内侧入路(AM)钻取单股骨隧道膨胀界面钉内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生物力学。方法将6对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随机分为2组,一侧为经胫骨隧道组(TT组),对侧为经附加内侧入路组(AM组)。依次测试ACL完整、断裂及重建后3种状态下的胫前位移及胫骨内旋角度2个参数。结果中立位134 N载荷下胫前位移的比较:膝关节屈曲60°、90°时,AM组胫前位移比TT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立位5 N.m旋转载荷下胫骨内旋角度的比较:膝关节屈曲60°、90°时,TT组胫骨内旋角度比AM组和ACL完整状态下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M组与ACL完整状态下胫骨内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附加内侧入路单隧道膨胀界钉内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
区永亮黄华扬郑小飞李凭跃张涛陈帅沈洪园王庆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