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542021)
-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布鸣卢文杰林霄梁凯妮陈家源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资助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岗松中的一个新黄酮醇苷类化合物被引量:24
- 2008年
- 为了研究岗松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6,8-二甲基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槲皮素(2)、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3)、杨梅素(4)、杨梅素-3-O-α-L-鼠李糖苷(5)、没食子酸(6)、熊果酸(7)和1,3-二羟基-2-(2'-甲基丙酰基)-5-甲氧基-6-甲基苯(8)。其中,化合物1为新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 卢文杰牙启康陈家源刘布鸣
- 关键词:桃金娘科岗松黄酮醇
- 岗松水提物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观察岗松枝叶和根茎水提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试管二倍稀释法、小鼠醋酸扭体法、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小鼠炭末廓清法、四氯化碳及异硫氰酸萘酯致小鼠肝损伤模型等实验方法,并对其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岗松枝叶和根茎水提取物均能抑制巴豆油引起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对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菌作用,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对2,4-二硝基氯苯致小鼠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并且提高TP、ALB值,能降低黄疸小鼠血清的T-BIL含量和ALT活性。岗松枝叶水提物的最大给药量为340.79 g生药/kg体重;根茎水提物的最大给药量为752.35 g生药/kg体重。结论:岗松枝叶和根茎水提取物具有抗炎、抑菌、镇痛、抗过敏、免疫增强、保肝退黄等药理作用,岗松水提取物的毒性很小。
- 李燕婧陈学芬钟正贤刘布鸣卢文杰
- 关键词:药理实验急性毒性实验
- 岗松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对岗松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岗松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岗松中芳樟醇的量:以聚乙二醇(PEG)-20M和硅酮(OV-17)为固定液的混合柱,柱温150℃,外标法定量。结果芳樟醇在0.1094~0.6563μg呈线性关系;分别对岗松的枝叶和根茎进行了测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4%(RSD=2.48%,n=6)和98.03%(RSD=2.7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回收率好,可作为岗松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刘布鸣梁凯妮卢文杰蔡全玲林霄陈明生
- 关键词:岗松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芳樟醇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岗松中槲皮素的含量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对岗松进行分析研究,测定岗松中槲皮素含量,为岗松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岗松中槲皮素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mm×250a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三乙胺(50:50:0.45:0.2),检测波长370nm,柱温室温,流速1ml/min。结果槲皮素在0.08—0.4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为1.65%(n=9)。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岗松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林霄刘布鸣陈明生
- 关键词:岗松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谱
- 岗松中氨基酸和维生素E的成分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分析岗松中氨基酸和维生素E的成分。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液相色谱仪,对岗松中氨基酸和维生素E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鉴定出18种氨基酸成分,岗松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41.8mg.g-1,游离氨基酸总量为0.7089 m.gg-1,维生素E总量为0.1970 m.gg-1。结论岗松中含部分氨基酸和维生素E,氨基酸主要以结合状态存在。
- 刘布鸣卢文杰莫建光梁凯妮赖茂祥
- 关键词:岗松氨基酸维生素E
- 中药岗松的研究概况被引量:8
- 2008年
- 卢文杰刘布鸣牙启康梁凯妮陈家源林霄
- 关键词:岗松生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岗松中杨梅素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对岗松进行分析研究,测定岗松中杨梅素含量,为岗松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岗松中杨梅素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磷酸(17.5∶17.5∶65∶1.3);检测波长360 nm;柱温室温;流速1 ml/min。结果杨梅素在0.204~1.224 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12%,RSD为1.50%(n=6)。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岗松药材中杨梅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陈明生刘布鸣林霄蔡全玲
- 关键词:岗松杨梅素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