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4007) 作品数:15 被引量:140 H指数:6 相关作者: 袁海平 江文武 朱大勇 袁海平 王斌 更多>> 相关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矿业工程 建筑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露采平台安全厚度与隐伏采空区跨度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准确掌握露采平台安全及下部隐伏采空区的稳定性,是矿山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了确定某矿露采平台下部隐伏采空区跨度与露采平台安全厚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室内岩石力学实验,获取岩样相应的物理力学参数;结合摩尔-库仑强度破坏准则,应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在一定的空区走向长度(30 m)和不同的跨度条件下,以每次10 m的工程进度向地表方向模拟开挖,分析空区顶板临界安全厚度与空区跨度和岩体抗拉强度的相互关系.给出了露采平台安全厚度与空区跨度关系和抗拉强度三者的线性拟合公式,为类似矿山的采矿工作提供借鉴. 康伟权 袁海平 吴贤振 刘建伟 尹丽冰关键词:FLAC3D 露天开采 盾构近距侧穿高架桥桩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69 2014年 针对合肥地铁1号线盾构近距侧穿城市高架桥桩施工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基于桥桩结构耦合弹簧力学计算原理与有限差分方法,分析盾构推进过程中不同工况下桥桩结构受力、水平变形、地层沉降的变化规律,探讨桩实体结构单元弯矩、剪力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盾构近距(最近距离0.63 m)侧穿施工对高架桥桩产生较大影响,其影响程度与盾构施工工况位置密切相关,且双隧洞盾构依次掘进对高架桥桩的力学行为影响具有叠加效应;(2)随着盾构逐步接近桩体,桩弯矩、剪力、位移不断增大,叠加后的最大弯矩、剪力和水平位移分别为700.5 kN·m,159.6 kN,2.39 mm,位于右隧洞开挖盾构刀盘已侧穿穿越第二排桩,而盾尾刚进入第一排桩对应工况;(3)千斤顶推动盾构机前行时,在盾尾衬砌管片外围形成建筑空隙,是引起地层损失的主要原因;(4)桥桩实体结构单元变形挠曲方程通过桩位移离散点监控数据拟合,由此计算盾构推进各工况高架桥桩的弯矩和剪力,经典案例验证表明,桥桩实体结构的弯矩和剪力计算方法可行。 袁海平 王斌 朱大勇 陈水梅 韩治勇 姚华彦关键词:桩基础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软基真空预压塑料排水板间距优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真空预压技术进行软基处理时,塑料排水板间距大小将对土体固结度及工期的快慢产生影响。以皖江城市某软基道路工程为例,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结合Mohr-Coulomb土体本构关系,采用岩土软件FLAC^(3D)对真空预压软基加固效应中6种不同排水板间距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及分析,得到在预期工期一定时,所需的最佳排水板间距为0.9m。通过对地层沉降、排水板打设间距、地下水位等的模拟研究,得到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吻合得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设计分析手段。 袁海平 李伟强 刘梦秋 王占棋 赵平关键词:软土路基 真空预压 排水板 复杂环境下的空区顶板岩层移动破坏响应特征研究 2012年 为了使赋存于构造应力及河床等复杂环境下的某萤石矿矿体能被安全回采,依据矿山设计总体框架,研究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手段,分别分析了干式充填和灰砂比1∶4胶结充填采矿作业对空区顶板覆岩移动破坏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灰砂比1∶4胶结充填采矿工艺能有效控制空区顶板覆岩移动破坏;干式充填采矿在空区顶板覆岩产出的下沉变形值、主应力差值及塑性破坏区等破坏特征值明显偏大,且采空区顶板覆岩遭受多次剪切破坏,裂隙带与河床贯通,不能保证矿山的安全顺利生产。 江文武 张耀平 卢志刚 李国建关键词:构造应力 河床 充填采矿 岩层移动 考虑水平附加应力时地基沉降计算的简化法 传统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由于没有考虑水平方向附加应力及土体侧向变形的影响,往往使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出入较大。本文基于能量守恒定律与广义胡克定律,认为外部荷载在沉降过程中所做功全部用于地基变形,形变势能的增加等于外力势... 刘梦秋; 李伟强; 袁海平; 王占棋;关键词:地基 沉降计算 文献传递 皖江软土路基高真空击密加速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皖江城市带典型软土路基复杂特点,结合现场监测,对高真空击密软基处理法的软土路基强夯加速度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真空击密过程中土体最大加速度与夯击点距离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服从lgy=algx+b的双对数曲线关系,夯击点离测点越近,振动加速度在土体中传播衰减率越大;高真空击密的第一遍低能量强夯在水平方向上的有效影响距离为30 m左右,而在竖直方向上的有效影响深度为6 m左右。加固后的路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35 k Pa以上,超过路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120 k Pa,现场载荷试验验证了高真空击密法能够较好地处理皖江典型软土路基。 袁海平 韩治勇 石贤增 浦玉炳 王占棋关键词:高真空击密 强夯 加速度 强夯法在皖江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6年 软土路基因其土层分布复杂,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加固路基土体成为市政道路处理的迫切需要。依托皖江城市带市政道路处理工程,分析了各遍强夯下的加速度效应及夯坑沉降规律,并用荷载试验评价了强夯路基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受夯点距离的影响,在近距离处峰值加速度较大,且衰减较快;随着距离的增大,其值逐渐减小,且衰减量较小,地表加固距离大约为30m,竖直方向加固深度为6m左右;夯击次数对夯沉量有重要影响,超过一定击数后,土体得不到加固;荷载试验得到了路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 Pa,超过了其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袁海平 韩治勇 石贤增 浦玉炳 朱大勇关键词:路基 强夯 软土 加速度 强降雨激励下松散岩堆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岩堆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常见的不良地质体,其存在对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依托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南北纵线G85高速公路工程,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深厚岩堆拉锚抗滑桩路堑边坡在自然、强降雨和地震状态下的稳定性,对比分析了岩堆体在自然状态、地震状态与强降雨条件下岩堆体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锚索轴力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开挖对岩堆体变形有较大影响,岩堆体自然状态和暴雨状态下,在无任何加固措施时整体稳定性相对较低;增加抗滑桩和锚索加固后,安全系数均有所提高,潜在滑动面整体向下移至抗滑桩下部,加固作用效果显著。研究成果为岩堆路堑边坡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袁海平 陈水梅 朱大勇 卢坤林 韩治勇 王斌关键词:道路工程 岩堆 路堑边坡 强降雨 基于微震监测的浅埋矿山地压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我国民采矿山的矿体埋藏浅、空区分布复杂,地压灾害事故时有发生。针对传统地压监测手段存在的缺陷,将微震监测系统应用于浅埋矿山,并对地压活动规律及灾害预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震监测系统能够三维实时反应井下地压活动状况,据此可有效识别和圈定地压活动风险区域,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江 江文武 湛可庆关键词:微震监测 地压活动规律 金川二矿区16行保安矿柱回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2012年 借助FLAC3D软件,以保安矿柱控制地压活动作用能力作为研究切入点,揭示保安矿柱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矿柱形成初期,它能有效地抑制其相邻区域的地压活动。然而,当矿柱垂直高度增加时,矿柱发生变位破坏,储存在矿柱内部的应变能得到了释放,其矿柱自身的整体刚度降低,矿柱控制地压活动的作用效应随之减弱,它已不可能以"刚度较大的整体结构"在地压控制过程中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因此,在对该矿柱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更为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对该矿柱进行安全回采。 江文武 徐国元 李国建关键词:地下矿山 保安矿柱 FLAC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