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129)
- 作品数:38 被引量:192H指数:8
- 相关作者:白国良楚留声白晓红赵更歧李晓文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郑州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被引量:3
- 2009年
- RC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以框架的侧移曲线为基础,将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在等效线性化的前提下,用弹塑性位移反应谱求出结构等效周期,得到层间剪力,进行结构构件刚度和承载力设计。同时将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转化为梁、柱构件的目标侧移角,以确定构件的配箍特征值,保证结构预期的变形能力。该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结构在不同强度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性能。
- 刘林白国良李晓文李红星赵春莲
- 关键词:层间位移角
- 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防线问题研究被引量:28
- 2007年
- 框架-核心筒因能发挥框架和筒体两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是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地震作用下,框架和核心筒能否协调工作抵抗地震作用以及能够如何有效的发挥"两道抗震防线"一直是备受关心的问题.集中讨论了该结构体系的两道抗震防线——核心筒和外框架的地震力分配特点,概述了增强第一道抗震防线——核心筒延性及提高第二道抗震防线——外框架刚度、延性的一些常用方法,并对它们应用于地震区框架-核心筒结构时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 白国良楚留声李晓文
-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抗震防线延性刚度
- 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静力数值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为研究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的静力特性,以30层高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整体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外框架与筒体之间连接方式、楼板厚度对结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发现外框架中存在一定剪力滞后现象;外框架与筒体之间铰接时,框架承担的层间剪力将增加,而由框架柱轴力形成的抗倾覆弯矩减小;楼板厚度的增加使结构内力沿结构高度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等结论,可为高层混合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张淑云白国良高志刚
- 关键词:内力剪力滞后
- 混合结构中常用剪力墙形式抗震性能研究
- 2009年
- 采用有限元程序ADINA,考虑了核心筒墙体高宽比、混凝土等级、轴压比、配筋率和边缘约束指标以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边缘构件含钢率等因素的影响,对混合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核心筒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混合结构中剪力墙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参数提出了建议。
- 楚留声赵更歧蔡海勇
- 关键词:混合结构核心筒抗震性能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 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空间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对某火电厂主厂房中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进行了空间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该类结构的动力特性、层间变形及扭转效应、框架与排架内力分配等相关内容,可供服役期该类结构可靠性鉴定及加固参照。
- 白国良安建利陈亮
- 关键词:框排架结构
-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空间性能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针对钢筋混凝土横向框排架、纵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建立此类不规则结构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建立不同形式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空间整体计算模型,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别进行结构单向及水平双向地震反应分析,统计单双向地震作用效应比值,对抗震规范中的地震效应组合公式进行修正,获得了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成果。
- 白晓红白国良吴涛
- 关键词:框排架多维地震作用时程分析
- 基于梁柱线刚度比的型钢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型钢混凝土(SRC)构件的塑性铰进行了分析和确定,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3跨5层框架在不同线刚度比的情况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梁柱线刚度比可使SRC柱-钢梁框架表现出更优越的抗震性能。
- 白国良孙海水李晓文康灵果
-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分析线刚度比塑性铰
- 随机地震反应谱研究及其应用(英文)被引量:2
- 2006年
- 选择Kanai-Tajimi地震动模型,基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GB50011-2001)并利用随机极值原理进行参数研究.给出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模型参数,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模型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线性单自由度体系随机振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随机地震反应谱,给出了谱值及其概率分布.利用非线性体系随机振动理论对弹塑性随机地震反应谱也进行了探讨.利用随机地震反应谱确定了某钢-砼混合支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随机地震反应谱能够弥补常规反应谱不能给出最大反应发生概率的缺陷,同时也能将复杂的随机振动理论和广大工程师所熟悉的抗震知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随机振动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朱丽华白国良豆攀乔
- 关键词:模型参数弹塑性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 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基于刚度退化的反应谱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根据型钢混凝土框架试验数据确定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刚度退化模型,结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刚度变化规律,提出框架-核心筒等双重结构体系可用基于刚度退化反应谱理论进行三阶段抗震设计。在介绍该方法实现步骤等的基础上,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最后得到框架-核心筒在地震作用下剪力重分布的一些规律,并对框架柱的可能破坏状态进行讨论。
- 楚留声白国良白晓红
- 关键词:混合结构内力重分布
- 型钢混凝土框架静力非线性分析塑性铰参数研究被引量:21
- 2007年
- SRC构件具有比普通RC构件更高的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但由于SRC构件塑性铰属性参数较难确定,使该结构很难直接应用静力非线性方法进行分析,而是转化为等刚度的RC构件进行计算.从理论上给出了SRC框架压弯构件PMM铰N-Mx-My相关面的形成方法,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构件弯矩-曲率曲线的确定及将其转化为杆单元塑性铰弯矩-曲率关系的方法,并得到了塑性铰区长度的计算方法.应用确定的铰属性参数对两跨三层SRC框架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吻合较好,表明这种铰属性参数用于SRC构件静力非线性分析是合适的.最后通过与具有相同刚度的RC框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这种刚度相等的RC构件进行计算低估了SRC框架的抗震能力.
- 白国良楚留声朱丽华
-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