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617)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戴建平艾林郑作锋张慧董可辉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纵向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时脑部激活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名健康志愿者与3例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分别采取单侧手指和患侧手指顺序对指运动任务。采用统计参数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计算不同感兴趣区内激活体素数目,并计算偏侧化指数(LI)。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评分。对患者在发病后8个月内分别行两侧BOLD-fMRI检查,比较两次激活区域及LI的变化。结果脑卒中患者激活区较健康人广泛,3例患者在发病早期激活范围存在差异,但均表现为双侧感觉运动区(SMC)激活;在发病晚期,肢体同侧SMC激活减少,对侧SMC激活增多,相应的半球、SMC、M1区LI增高。结论单侧皮层下脑梗死患者随着病程时间延长,功能区逐渐向对侧SMC局限化。
- 郑作锋艾林戴建平张慧
- 关键词:脑卒中功能磁共振成像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析单侧放射冠梗死患者大脑半球的激活部位及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dex,LI)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2例单侧放射冠梗死的患者为卒中组,5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检查,扫描设备为德国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系统。试验采用Block设计,采取患手顺序对指任务。扫描结果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2)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计算不同感兴趣区激活体素数目及LI。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F-M评分),分析LI与F-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卒中组脑部激活范围较广泛,表现为双侧运动传导通路的激活;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第一躯体运动区(M1区)LI明显减少(P=0.004,0.008,0.027)。卒中组L(I半球、SMC、M1)与F-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33,P=0.618;r=0.558,P=0.059;r=0.297,P=0.348);卒中组最强激活点位于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PRE)患者F-M评分较高(52±22),最强激活点位于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POS)患者F-M评分较低(36±27),以上两组F-M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RI可以显示卒中患者运动康复过程中功能区的变化;单侧放射冠脑梗死后,与运动任务相关的脑区激活范围存在明显偏侧化现象;偏侧化程度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之间可能无明显关系。
- 郑作锋艾林戴建平董可辉邢德莉
- 关键词:卒中放射冠功能磁共振
-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功能影像学纵向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近些年来有许多研究从功能影像学出发,研究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与运动恢复的关系,从而试图解释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本文就功能神经影像学在脑卒中康复期的纵向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郑作锋艾林戴建平
- 关键词:脑卒中磁共振成像
- 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手术时机:18例动态影像学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低级别胶质瘤的生长、扩散规律,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8例低级别胶质瘤的术前影像学表现。根据病灶部位变化与否,将病例分为两组:扩散组和未扩散组,比较两者的检查周期是否有明显差别。结果星形细胞瘤6例,少枝星形细胞瘤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0例。平均检查周期为53.1个月(5 ̄118个月)。9例病变在原始部位缓慢生长,9例自原发部位向其他部位扩散。扩散组的检查周期大于未扩散组(t=-3.622,P<0.05)。结论低级别胶质瘤倾向于自初始部位向其他部位扩散。低级别胶质瘤可择期手术,在此期间定期随访是非常必要的。
- 陈绪珠江涛魏淼戴建平李少武艾林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例符合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运动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康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与康复治疗前相比,康复治疗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均降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系数降低值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后,即康复后患侧脑区对健侧脑区依赖性减低,并且功能连接系数的降低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相关。
- 邓小湘蒋雯王君汤启宇黄瑞旺张玉梅艾林戴建平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静息态运动皮质电刺激
- 基于fMRI功能连接度分析正常人相关脑区在运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在运动及静息两种状态下,观察初级运动区(M1)与其他运动相关区域之间功能连接程度,分析特定功能区在运动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名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功能成像分为静息功能、右手运动功能、左手运动功能三部分。运动功能采用Block设计,采取手指顺序对指任务。扫描结果采用统计参数图(SPM2)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功能连接度采用时间相关算法,选取运动任务时对应的最强激活点(均为一侧M1区)作为种子点,分别在静息功能数据和运动功能数据中将该种子区与相应全脑做相关分析,计算不同脑区与种子区之间的相关性,以Z值反映其功能连接程度,并观察同一脑区在运动及静息两种状态下与种子点之间Z值的变化。结果在静息状态下,与种子点相关联的区域为双侧躯体感觉运动区(SMC)、辅助运动区(SMA)及同侧顶上小叶(SPL);在运动状态下,与种子点相关联的区域为双侧SMC、SMA、同侧SPL及小脑前叶(ALC);在运动状态下双侧SMC及SMA之间功能联系的Z值较静息状态下普遍增大。结论静息状态下双侧SMC、SMA及同侧SPL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功能联系;运动状态下双侧SMC及SMA之间功能联系增强。运动肢体同侧ALC参与运动任务的执行,但不参与静息状态下运动区之间的功能连接。
- 艾林郑作锋戴建平张慧
-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状态
- 放射冠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磁共振成像定量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单侧放射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相关的大脑半球激活部位和偏侧化指数及其与Fugl-Meye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例正常志愿者与12例单侧放射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试验采用Block设计,运动任务为顺序对指任务。采用SPM2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计算不同感兴趣区激活体素数目及偏侧化指数(LI)。结果梗死部位位于单侧放射冠的患者脑部激活范围较对照组广泛,表现为双侧运动传导通路的激活;左侧颞叶的激活出现在所有卒中组,而未出现在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MC)、第一躯体运动区(M1区)的LI在对照组与卒中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2;P=0.008);在卒中组,LI(半球、SMC、M1)与患者上肢Fugl-Meye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33,P=0.618;r=0.558,P=0.059;r=0.297,P=0.348)。结论单侧放射冠脑梗死后,与运动任务相关的脑区激活范围存在明显偏侧化现象;偏侧化程度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状况无显著相关性;左侧颞叶的激活可能在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执行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郑作锋戴建平艾林董可辉邢德莉
- 关键词:脑卒中放射冠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