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122)
-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华刘晓华张利红刘国常黄之骏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信息不对称——来自A股公司交易量的经验证据
- 2012年
- 本文以A股公司为样本,以交易量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检验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否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买卖价差、股票报酬波动性和公司规模等变量的影响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变量与A股公司的交易量显著正相关,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显著减少信息不对称。
- 刘晓华王华
-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信息不对称
- 公司特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信息不对称
- 2015年
-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考察公司特征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如何通过会计准则执行影响信息不对称。研究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当公司规模越大、资产负债率越低和营业利润为正数时,会计准则执行程度越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越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但公司成长性越强,会计准则执行程度越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越不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
- 刘晓华黄之骏
-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信息不对称
-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为切入点,基于中国新兴加转轨和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制度环境,考察了会计准则、市场环境、公司治理和公司特征等因素对会计准则执行和经济后果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的理论框架。
- 王华
-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
- 大股东控制与外部审计治理——股票全流通时代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 2014年
- 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发生减持的A股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大股东在减持和掏空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过程中,外部审计是否发挥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作用。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越严重,外部审计签发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就越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掏空越严重,外部审计签发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也越低。这一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的投资者保护较弱,在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为了最大化控制权私人收益,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可能,并且“购买”审计意见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减持收益。
- 张利红刘国常
- 关键词:大股东减持大股东掏空行为外部审计
- 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掏空”与审计治理效应被引量:11
- 2013年
- 以A股公司为样本,以非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审计治理效应的代理变量,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外部审计对大股东"掏空"治理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掏空"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外部审计对大股东"掏空"具有揭示和抑制作用;但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外部审计对大股东"掏空"的揭示和抑制作用下降。审计治理效应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为了顺利套现,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强烈动机,这一动机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显著降低了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
- 张利红刘国常
-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掏空审计治理
- 市场环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会计信息质量被引量:39
- 2015年
- 以2001~2012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了市场环境如何通过会计准则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发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与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地方政府的干预程度越低、会计准则的执行程度越高,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就越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能显著改善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和会计信息质量。
- 刘晓华王华
- 关键词:市场环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信息质量
- 大股东掏空和减持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股票全流通时代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以2007-2011年大股东减持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分组以后发现,对于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当年的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而对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 张利红刘国常
- 关键词:大股东减持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