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2-3052)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步东张岩松马大庆关砚生王振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理
  • 2篇高分辨率CT...
  • 2篇病理学
  • 1篇尸检
  • 1篇期别
  • 1篇气肿
  • 1篇小结节
  • 1篇煤工
  • 1篇煤工尘肺
  • 1篇结节
  • 1篇肺结节
  • 1篇肺气肿
  • 1篇肺脏
  • 1篇CT表现
  • 1篇病理对照
  • 1篇病理对照研究
  • 1篇病理学基础
  • 1篇尘肺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煤炭工业职业...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国家安全生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京煤集团...

作者

  • 3篇关砚生
  • 3篇马大庆
  • 3篇张岩松
  • 3篇陈步东
  • 2篇贺文
  • 2篇王振光
  • 1篇唐洪渠
  • 1篇王新莲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期别煤工尘肺小叶间隔线的高分辨率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研究煤工尘肺小叶间隔线在高分辨率CT(HRCT)上的基本形态和病理基础。方法28例有煤尘接触史的尸解全肺标本,固定、干燥,进行冠状面HRCT扫描。选取HRCT上线样影丰富的肺标本薄片进行冠状面大切片(50-150μm)和组织学切片(5-8μm)制作。分析比较小叶间隔线在HRCT上的形态。结果28例肺标本中HRCT扫描发现23例有不同类型的小叶间隔线。以规则型小叶间隔线为主10例,无尘肺9例、Ⅰ期1例;以不规则型小叶间隔线为主10例,无尘肺2例、Ⅰ期2例、Ⅱ期6例;破坏型小叶间隔3例,Ⅱ期2例、Ⅲ期1例。规则型与不规则型(q= 4.3831,P=0.0024)、规则型与破坏型小叶间隔线(g=5.4715,P=0.0006)在不同期别煤工尘肺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上规则型小叶间隔线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水肿(10/10)、小叶间隔内炎性渗出(8/10)和局限于小叶间隔内的纤维化(9/10);不规则型小叶间隔线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内及邻近小叶实质煤尘沉积(13/16)和纤维化突破小叶间隔(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值均<0.05)。破坏型小叶间隔线是由于纤维融合块、肺气肿等造成小叶间隔线移位和破坏。结论规则型、不规则型和破坏型小叶间隔线并存于各期煤工尘肺和煤尘接触者中,其代表的是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不同量的煤尘沉积。
王振光马大庆陈步东张岩松关砚生贺文
关键词:尘肺病理学
尸检肺脏小结节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煤工和煤工尘肺(CWP)尸检肺脏小结节影的高分辨率(HR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32例CWP和煤尘接触者(生前X线胸片诊断0^+期3例、Ⅰ期4例、无尘肺25例)的尸检离体肺脏采用Heitzman法固定、充气干燥制成充气固定肺标本,进行冠状位MSCT/SSCT及HRCT扫描,然后行尘肺病理诊断。32例选取13例肺标本的17片厚切片进行厚度为80~150μm的大切片制作,大切片后剩余的薄片进行5μm组织学切片。分析HRCT图像,记录结节类型并记录小结节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肺小叶固有结构的关系。结果(1)尸检病理诊断:无CWP 14例,CWP 18例(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2例)。(2)32例离体肺标本的HRCT图像均显示有结节存在,病理检查证实29例有结节存在。(3)CWP结节的HRCT有边缘清楚的圆形结节、模糊结节及星芒状结节。HRCT所见14个边缘清楚的圆形结节,病理检查12个为典型结节;HRCT所见26个模糊状结节,病理检查14个为非典型结节、11个为尘斑及1个为典型结节;HRCT所见9个星芒状结节6个为尘斑,3个为非典型结节。(4)HRCT可显示结节位于小叶肺动脉、增厚的小叶间隔和胸膜的邻近部位及胸膜下。结论HRCT可显示煤工和CWP患者肺脏的典型结节和非典型结节及部分尘斑,还可显示结节与肺小叶结构及其与胸膜的关系。
陈步东马大庆关砚生张岩松
关键词:肺结节病理学
肺气肿的CT表现和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肺气肿的 CT 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将33例尸检标本从气管灌注10%福尔马林,使肺膨胀至正常状态,1周后经气管注入氧气,直至液体全部从胸膜表面逸出,制成固定的充气标本,类似正常状态下肺组织,再将标本行冠状面及横轴面扫描。选取标本内有肺气肿的23例,分析其内肺气肿的表现及分布,然后将标本切成10 mm 厚层,进行 CT、病理对照。对15例经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病例行螺旋 CT 扫描,包括肺气肿合并感染11例,合并孤立性结节4例,分析肺气肿合并症的 CT 特征。结果 (1)23例肺气肿的标本中,小叶中心型肺气肿21例,全小叶型肺气肿5例,均与小叶中心型并发,间隔旁型肺气肿19例,瘢痕旁型肺气肿3例。(2)肺气肿均累及双侧肺野,呈大致对称或相近分布,17例(17/23)表现为2种或2种以上类型肺气肿并发。(3)肺气肿合并感染的14例(临床病例11例,标本3例)中,均见“假空洞”或“假蜂窝”影(实变肺野内未被充填的气肿腔);肺气肿合并结节者4例,见“假胸膜凹陷征”(间隔旁气肿或肺大泡的壁与结节相连)。结论肺气肿的 CT 表现、分布及多种类型合并存在等特点对空腔性病变的鉴别有帮助。提出肺气肿合并症的 CT 特征,“假空洞”影、“假蜂窝”影、“假胸膜凹陷征”及其对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作用。
王新莲马大庆关砚生唐洪渠王振光陈步东贺文张岩松
关键词:肺气肿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