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532800029)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志舟周华君徐红王多垠杨胜发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川江风簸碛滩碍航成因与整治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长江上游风簸碛滩位于井口急弯的上游弯曲放宽河段,滩段枯期分汊,左槽窄弯,右槽顺直宽浅,是长江上游著名的卵石滩险。文章分析了滩段的碍航成因和整治前后的河床演变情况。1995年右槽方案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但2001年右槽上浅区开始出浅,主要是因整治建筑物的水毁而导致右槽冲刷能力减弱所致。修复和加固原有整治建筑物、疏浚右槽进口浅区,可改善右槽通航条件。
- 赵志舟黄超佘俊华
- 关键词:山区河流航道整治
- 乌江峡谷型弯曲河道通航建筑物口门区通航条件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乌江属典型的山区峡谷型弯曲河道,洪峰量大、变幅大、设计水头高,使得通航建筑物的平面布置难度大,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条件较为复杂。以乌江主要枢纽为原型,建立峡谷型弯曲河道枢纽通航建筑物概化模型,研究不同引航道布置方式、尾水渠与下游河道的交汇角度对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影响程度,提出适宜的布置方式。
- 赵志舟王多垠徐红张星江
- 关键词:通航建筑物水流条件
- 乌江峡谷型弯曲河道通航建筑物整体布置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乌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水运通道,属典型的山区河流,平面形态弯曲,河床断面狭窄,使得通航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条件较为困难。根据乌江水电站的设计和科研资料,分析了乌江高水头、大泄量、狭窄弯曲河谷坝址河势对通航建筑物整体布置条件的影响,总结了乌江峡谷弯曲型河道通航建筑物布置的一般原则、通航建筑物与电站建筑物的相对关系、通航建筑物中间渠道的布置方式,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赵志舟徐红刘玲王多垠彭凯
- 关键词:通航建筑物
- 长江上游铜鼓滩航道整治数值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铜鼓滩为长江上游枯期重点维护的卵石浅险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数值模型计算,阐述了滩段的碍航成因,研究表明左槽方案水流条件较好,但对河势的改变相对较大,新开航槽的稳定性较差;右槽整治方案工程投资少、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本满足航道要求,选择右槽整治推荐方案。
- 赵志舟周华君杨胜发
- 关键词:航道整治水流条件
- 长江宜宾—重庆河段急滩消滩水力指标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急滩是山区河流浅滩、急滩和险滩三大主要碍航滩险类型之一。介绍和评述了确定消滩水力指标的5种主要方法:经验分析法、航行阻力推算法、实船试验法、船模试验法和数学船模法。采用航行阻力推算法和船模试验法对长江宜宾至重庆河段急滩消滩水力指标进行研究,确定了消滩比降、流速组合,可作为急滩整治设计依据的关键参数。
- 胡小庆
- 关键词:山区河流航行阻力船模试验
- 川江铜鼓滩河段碍航成因分析与整治设想被引量:4
- 2008年
- 长江上游铜鼓滩为弯曲放宽河段卵石浅险滩,是叙渝段枯期重点维护滩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模型实验研究,分析滩段的水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规律,揭示河道碍航成因。研究表明弯曲汊道航槽弯浅,航行条件难以彻底改善;采取直槽基建性疏浚与筑坝相结合整治方法,可基本实现整治目的。
- 赵志舟周华君
- 关键词:航道整治
- 航道挖槽紊动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挖槽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以长江上游神背嘴右槽为原型进行挖槽概化模型设计,采用三维超声流速仪,系统地测量不同挖槽断面下水流紊动特性,并对时均流速、紊动强度等沿垂线分布进行分析计算,同时还对挖槽水流纵向、横向及垂向的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数值范围内,窄深型断面底部应力和紊动强度相对较大,在减少航槽回淤方面优于宽浅型断面。
- 郭艳赵志舟周华君
- 关键词:挖槽概化模型紊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