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z221)

作品数:3 被引量:95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学好倪纪恒徐强赵大球陈春宏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学研究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温室
  • 3篇温室黄瓜
  • 3篇黄瓜
  • 1篇生长发育
  • 1篇实生
  • 1篇蓝光
  • 1篇光合特性
  • 1篇光质
  • 1篇果长
  • 1篇果径
  • 1篇果实
  • 1篇果实生长
  • 1篇不同光质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3篇徐强
  • 3篇倪纪恒
  • 3篇陈学好
  • 2篇陈春宏
  • 2篇赵大球
  • 1篇高海洁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补充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光合和前期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6
2009年
【目的】研究温室黄瓜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方法】对处于弱光条件下的温室黄瓜进行补充红光(650nm)和蓝光(450nm)处理,以补充白光为对照,补光时间10h(7:30-17:30),测定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红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冠层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产量,促进同化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蓝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比叶面积、气孔导度,促进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了商品果数量和商品果总产量。【结论】补充红光和蓝光由于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从而增加了温室黄瓜的干物质产量,补充蓝光促进了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从而提高了产量。
倪纪恒陈学好陈春宏徐强
关键词:黄瓜蓝光光合特性
温室黄瓜果实鲜质量非破坏性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研究温室黄瓜果实鲜质量的非破坏性测定方法为目的,对不同播期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温室黄瓜果实鲜质量与果径、果长的经验性模型。结果表明,模型Ⅰ(FW=0.7008×FD2×FL,其中FW为果实鲜质量,FD为果实直径,FL为果实长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95和24g,模型Ⅱ[FW=2.1201×(FD2×FL)0.7901]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91和40g。模型Ⅰ能够更好地模拟黄瓜果实鲜质量,同时具有参数少,易于应用的特点。
赵大球高海洁倪纪恒徐强陈春宏陈学好
关键词:果长果径
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果实生长被引量:39
2009年
为了提高预测温室黄瓜产量的能力,该研究根据温室黄瓜(品种为:戴多星Cucumis sativus cv Deltestar)果实对温度和辐射的响应,建立了以辐热积(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TEP)为尺度的温室黄瓜果实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模型对温室黄瓜各节位果实果长、果径和鲜质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型对温室黄瓜果长和果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325和0.5885;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64cm和0.35cm,而以有效积温(Growing degree days,GDD)为尺度构建的果实生长模型对果长和果径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768和0.4893;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83cm和0.40cm;本模型对果实鲜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标准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5.04g和0.6782。而基于有效积温的果实生长模型对果实鲜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标准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8.52g和0.6068。模拟精度提高了12.21%。本研究建立的辐热积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温室黄瓜各节位的果实生长,模型的实用性较强,可以为温室黄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倪纪恒陈学好陈春宏徐强赵大球
关键词:果实生长黄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