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023034)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刚倪硕李鹏声李澎石峰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孔支架
  • 1篇植入
  • 1篇置换术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组织
  • 1篇软骨组织工程
  • 1篇生物材料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感染
  • 1篇评分
  • 1篇人工股骨头
  • 1篇人工股骨头置...
  • 1篇人工假体
  • 1篇人工髋关节
  • 1篇人工髋关节置...
  • 1篇人工髋关节置...
  • 1篇自然科学
  • 1篇自然科学基金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机构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李澎
  • 2篇李鹏声
  • 2篇刘刚
  • 2篇倪硕
  • 1篇郑连杰
  • 1篇刘群
  • 1篇张卫国
  • 1篇贵浩然
  • 1篇杨顺杰
  • 1篇王溶
  • 1篇杨梁
  • 1篇石峰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制备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支架作为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其外形和孔结构对实现其作用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回顾目前若干种常用软骨组织工程中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至2013年PubMed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s;fabrication",中文检索词为"软骨组织工程;制备方法;支架材料;多孔支架"。结果与结论:制备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有相分离/冷冻干燥法、水凝胶技术、快速成型技术、静电纺丝法、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及气体发泡法等。目前研究发现,支架中孔径的大小对组织的重建有着直接的影响,孔径为100-250μm的孔有益于骨及软骨组织的再生。通过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气体发泡法所制备的支架孔径大小在这一范围内,因此比较适合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研究人员通常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期能制备出生物和力学性能方面更加仿生的组织工程多孔支架。
倪硕李澎张卫国李鹏声贵浩然
关键词:生物材料软骨组织工程多孔支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干预措施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28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对感染患者采取不同干预措施,评价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感染25例,感染率为8.65%;术后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液各项指标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患者术后6个月,干预患者关节疼痛、活动、畸形和功能评分总评分达到(97.73±4.29)分,高于未干预患者的(78.84±3.45)分,干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低、手术时间长、引流时间长等多种因素均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在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刘刚刘群杨顺杰王溶王坤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干预措施
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在骨质疏松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一种成熟的重建髋关节的功能方法,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全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然而针对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使用骨水泥型还是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在临床上尚存在较多争议。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时采用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置换前均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法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根据股骨柄假体类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骨水泥组患者56例,非骨水泥组患者49例。从手术时间、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评估(假体下沉、骨溶解、重度应力遮挡、异位骨化)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人工股骨头置换中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疗效差异。结果与结论: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中,骨水泥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骨水泥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置换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置换后第1,3,6,12个月随访中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总优良率及影像学评估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中,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临床修复效果相近,两种假体均可选用;但针对基础情况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非骨水泥型假体较短的手术时间可作为优先考虑的一个方面。
石峰李澎Madeven Periacarpen郑连杰杨梁刘刚Brian Ayuka倪硕李鹏声
关键词:假体植入人工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HARRIS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