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0ZX007)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胡金旺更多>>
相关机构:宜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智性
  • 2篇性情
  • 2篇哲学思想
  • 2篇权变
  • 2篇权变思想
  • 2篇分歧
  • 1篇道义
  • 1篇德性
  • 1篇心性
  • 1篇心性论
  • 1篇心学
  • 1篇心学思想
  • 1篇性情论
  • 1篇性善
  • 1篇性善论
  • 1篇哲学体系
  • 1篇人性论
  • 1篇尚书
  • 1篇自知

机构

  • 10篇宜宾学院

作者

  • 10篇胡金旺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孔子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被引量:2
2012年
王安石从孟子思想非常切合北宋时代建设儒学心性之学与富国强民的需要出发,对孟子之学采取了完全尊信的态度。而苏轼从对儒释道一视同仁的借鉴吸收和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出发,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和权变思想,因而与王安石的孟学思想形成了强烈对比。王安石的孟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儒学的振兴和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而苏轼孟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胡金旺
关键词:性善论权变思想
道在易中:苏轼哲学体系略论被引量:6
2012年
苏轼用道与易的关系来构建其哲学体系。他认为本体之道只有通过易才能体认,悟道的关键是要做到无心。无心有三种含义,因此,悟道的方式也有三种。在第三种方式的悟道中,苏轼将实践的效果提升到本体的高度,凸显了他哲学的独特品质与价值。性情论是苏轼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内在于道与易这个结构体系之中的。
胡金旺
关键词:无心
王安石的孟学思想被引量:1
2012年
王安石之所以在心性论与政治思想上充分认可孟子的思想,就在于孟子的人格精神与孟子之学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他建立儒学的道德性命之学和强国富民的理想与目标。王安石的孟学思想比起同时代学者们的孟子之学要更加激进,更加独树一帜。从总体上看,王安石首先是从精神人格上学习孟子,其次才是从《孟子》文本中汲取学术和政治上的信息资源。
胡金旺
关键词:君臣观
苏轼与程颐在性情论上的分歧
2012年
苏轼的性情关系论是其道论在人性论上的必然表现。苏轼认为道在现实界是以生生之易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只有通过易才能体认到隐藏于其中的道。道与易的关系在人性论上对应于性与情的关系。与道在易中相一致,性在情中,因此只有将情流露得自然而然以至不自知时才能真正彰显人性、体现人性。而程颐是用性的道德理性来规范情,对情进行约束与抑制,因而其情就表现为抑制性与道德理性主义的特点,而忽视了人的情感多方面的需要与价值。
胡金旺
关键词:性情论
论苏轼的“辨孟”思想
2012年
苏轼"为《论语说》,与孟子辨者八",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的思想。一是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主张恪守一定的规范界限,给礼信等五常的规范严格划界。在心性论上,由于对儒释道思想都予以广泛吸纳,因此,苏轼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在政治上,苏轼受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因而不认可权,反对个人主观随意的变通。情本论是苏轼反对权变思想的根源。苏轼的"辨孟"思想也是孟子升格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胡金旺
关键词:心性论权变思想
苏轼与王安石在《尚书》诠释上的分歧——以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视角被引量:1
2012年
在对《尚书》的诠释中,苏轼从应物合乎情理性所要遵循的标.准情本论出发,用从众的观点批判了王安石从智性出发而以为精英分子可以违众自用的思想。王安石的《尚书新义》过分渲染了刑罚的作用,而苏轼认为治国决不可以过度依赖刑罚甚至重刑,因而对《尚书新义》中有关这些方面的诠释提出了严厉的批判。这种批判是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其中的分歧是二人的哲学思想在经典诠释中的必然反映。
胡金旺
关键词:《尚书》智性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阶段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学界对王安石人性论思想及其发展阶段的认识依然存在分歧,在有关人性论作品的年代归属问题上也很模糊混乱。本文认为王安石人性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人性论是对第一个阶段的继承与发展,它以性善论为中心,同时受到"习"的影响,因而导致后天之性有善有恶;而第三阶段由于现实处境的变化,王安石的人性论有了实质性转向。第二个阶段的人性论对张载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提出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因而对整个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胡金旺
关键词:人性论性情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
2012年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表现为在由人心做主的前提下确立道义的准则,与一般儒者恪守封建的伦理纲常而画地为牢的思想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王安石的这种叛逆思想因而遭到了他们的激烈批判与反对。王安石思想的心学特色在宋学的发展历程上具有开创意义,而稍后的二程洛学虽然也重视"心"的作用,但却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心学思想。
胡金旺
关键词:心学思想道义
王安石《尚书新义》的诠释特性——以其哲学思想为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以正统儒家自居的学者对王安石《尚书新义》作出了否定性评价,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他的学术不正,但也并非完全否认其学术价值。王安石在《尚书新义》的诠释中表现出的一些思想例如君臣思想、对微子出走行事的看法及对法家思想的吸收利用,都与正统儒家思想格格不入,而这是因为王安石不仅遵循道德性的标准,而且也遵循智性和有用性的标准而形成的,是他的早期哲学思想在变法时期的延续与发展。
胡金旺
关键词:德性智性
王安石的命运观
2013年
王安石的命运观主要表现为对儒家传统命运观的继承,但还有其独特的地方,即王安石对自己当下的生存现状表现为某种程度上心甘情愿地接受,但是这种接受的实质不是听任命运的摆布,从此一蹶不振,而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和疏导的方法。因而,王安石命运观的实质和结穴表现为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以自我的聪明才智积极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从而最终达到控制和支配命运的目的。
胡金旺
关键词:命运观智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