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64030044)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洋江华刘艳萍吴羽飞张一萍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脂肪酶对麦秸表面自由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麦秸经Candida Cylindracea酵母产脂肪酶处理后表面自由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处理条件为:酶用量7.5kIU/g(对麦秸),温度50℃,时间8h,pH值7.5,麦秸表面自由能提高了28%左右。分析了脂肪酶处理前后麦秸外表面、麦秸正己烷抽提物的红外光谱变化,对比了脂肪酶处理前后麦秸表面的显微结构图像,结果显示,脂肪酶脱除麦秸外表面亲脂类物质层,暴露出其中的木质素和聚糖类物质,改善了水对麦秸的可及性,提高了麦秸的表面自由能。
- 江华张洋王雪飞张一萍
- 关键词:脂肪酶麦秸表面自由能
- 木聚糖酶处理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研究木聚糖酶处理条件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45℃、时间6 h、pH 5.0、酶用量205.0 IU.g-1.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酶处理后麦秸单元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变化的结果表明:酶处理的麦秸单元的外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OH峰明显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类物质大量暴露出来;蜡质层脱落和翘起,有明显纤维骨架露出,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 刘艳萍张洋江华吴羽飞
- 关键词:木聚糖酶麦秸表面性能
- 脂肪酶处理对麦秸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了脂肪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脂肪酶处理对麦秸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50℃,时间12h,pH值7.5,酶用量20g/L。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利用酶处理过的麦秸纤维,观察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发现经过酶处理的麦秸纤维表面粗糙,蜡质层部分脱落和翘起;3300cm-1处的羟基(—OH)峰增加,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 刘艳萍张洋江华夏玉宝
- 关键词:脂肪酶麦秸纤维表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