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02143)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麦慧容劳海燕李智毅石红松魏红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肾病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转移酶
  • 2篇综合征
  • 2篇硫转移酶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肾病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谷胱甘肽
  • 2篇谷胱甘肽硫转...
  • 2篇谷胱甘肽硫转...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磷酰胺
  • 1篇酶基因多态性
  • 1篇难治性肾病综...
  • 1篇环磷
  • 1篇环磷酰胺

机构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深圳市孙逸仙...

作者

  • 2篇王国兵
  • 2篇佘妙容
  • 2篇魏红
  • 2篇石红松
  • 2篇李智毅
  • 2篇劳海燕
  • 2篇麦慧容
  • 1篇焦洋
  • 1篇李成荣
  • 1篇马卓娅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基因多态性与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关系。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型;参照SFDA的不良反应分析标准分析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不良反应。结果:骨髓抑制组和胃肠道反应组含有GSTP1(I/V或V/V)的机率高于无骨髓抑制组和无胃肠道反应组,GSTP1(I/V或V/V)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机率高于GSTP1(I/I)组患者。结论:环磷酰胺治疗前检测GSTs基因多态性有助于避免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魏红李智毅李成荣王国兵石红松麦慧容劳海燕佘妙容
关键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环磷酰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和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与基因多态性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中的分布特征。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健康人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者红细胞GSTs活性。结果:RNS患者的GSTs基因型分布与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GSTs活性与健康人存在差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平均GSTs活性(5.9±2.0)U/gHb高于健康人(4.3±2.6)U/gHb,杂合子I/V基因型组的平均GSTs活性比野生I/I基因型的GST活性低,比突变v/v基因型的GSTs活性高。在RNS患者中,GSTM1基因型之间GSTs活性差异不大。结论:借鉴健康人的基因型研究结果,综合分析RNS患者GST的活性和基因多态性特征,为疾病个体化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魏红马卓娅焦洋王国兵李智毅石红松麦慧容劳海燕佘妙容
关键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型多态性肾病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