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1104)

作品数:29 被引量:192H指数:9
相关作者:郑松林冯金芝沈永峰胡文伟刘新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机械工程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悬架
  • 6篇载荷
  • 6篇轿车
  • 6篇车身
  • 5篇低载强化
  • 5篇有限元
  • 4篇载荷谱
  • 4篇汽车
  • 4篇耐久
  • 4篇耐久性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试验验证
  • 3篇连杆
  • 3篇耐久性试验
  • 2篇多连杆
  • 2篇多连杆悬架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谱
  • 2篇虚拟样机
  • 2篇样机

机构

  • 29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上海大众汽车...
  • 4篇上海电机学院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8篇郑松林
  • 23篇冯金芝
  • 4篇胡文伟
  • 4篇沈永峰
  • 4篇刘新田
  • 3篇马扎根
  • 3篇赵礼辉
  • 3篇王洪海
  • 3篇王治瑞
  • 2篇陈铁
  • 2篇王一凡
  • 2篇高大威
  • 2篇高晨
  • 2篇侯盛昱
  • 2篇陈兴
  • 1篇喻凡
  • 1篇陆毅
  • 1篇顾晗
  • 1篇李冰莲
  • 1篇谭辉

传媒

  • 9篇现代制造工程
  • 5篇汽车工程
  • 5篇机械强度
  • 3篇制造业自动化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2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虚拟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事件建模器建立了蛇行路面事件文件和双纽线路面事件文件,分别用作蛇行虚拟试验和转向轻便性虚拟试验的驱动文件.依据我国现行整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国家标准,对整车虚拟样机进行了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角脉冲输入、转向回正、稳态回转、转向轻便性及蛇行虚拟试验,并对该车操纵稳定性各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提供参考.
冯金芝胡学坤郑松林刘新田
关键词:虚拟样机操纵稳定性
白车身柔性模拟原理研究与试验台夹具开发
2015年
以某款A级乘用车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出一套考虑了白车身柔性和车身浮动的悬架试验台夹具。探索性地将白车身扭转刚度线性化,引入虚拟线刚度的概念,导出1/4车身虚拟线刚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能充分体现白车身刚度的3自由度振动模型。最后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验证了其正确性。研究成果为悬架试验台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郑松林邵福利冯金芝高大威
关键词:虚拟样机技术
基于低载强化的悬架弹簧耐久性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以某轿车后悬架弹簧为对象,研究室内快速耐久性试验与耐久性里程之间的关系,对悬架弹簧的耐久性进行评价。将低载强化理论引入某试车场强化的比利时路面载荷谱组合谱的损伤分析过程中,处于低载强化区间内的载荷提高了零件疲劳强度,根据由此得到新的S—N曲线统计损伤,再结合室内等幅加载疲劳试验,建立室内外试验的当量关系。用传统修正Miner理论与低载强化理论分别对室外耐久性载荷谱进行损伤估计对比分析,验证弹簧的耐久性分析中低载强化的贡献大小。
郑松林李冰莲冯金芝赵礼辉
关键词:悬架弹簧耐久性载荷谱低载强化
车身部件振动环境的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某轿车后视镜为例,研究车身部件道路振动信号的实验室模拟方法.首先进行室外后视镜振动信号谱测取,并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取信号的表征参数与特征;然后,根据能量等效和随机振动的等价模拟原则,将室外道路振动信号与室内台架振动试验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室内外当量关系.
郑松林王洪海冯金芝王一凡
关键词:信号谱
车身扭转刚度分配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传统汽车理论的范畴内对悬架系统或车辆振动模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常将簧载质量视为刚体,忽略其柔性,这种模型误差导致分析结果与实车试验出现偏差。通过"刚度分配法"得到一种将车身扭转刚度向四分之一车身分配的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可用于反映四分之一车身刚度情况的线刚度计算方法,理论可延伸至优化车身单质量振动模型或车身与车轮两自由度振动模型。
郑松林侯盛昱高大威冯金芝
关键词:车身扭转刚度
一种轮边电驱动单元载荷的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上海市区道路行驶循环工况所得载荷作为某轮边/轮毂减速式电驱动单元工作载荷样本来源,经统计分析,其载荷幅值、均值均服从混合分布。结合雨流疲劳统计计数法,引进疲劳计数法(Gear Counting Method,GCM),对电驱动单元输入扭矩进行循环计数,进而采用电驱动单元齿轮扭矩、转速双信号等间隔同步采样法,统计分析了电驱动单元齿轮工作载荷。建立载荷的混合分布模型并对比分析拟合优度假设检验效果,最后对极值载荷进行外推处理。这一研究成果将为轮边/轮毂电驱动单元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试验的载荷分析提供参考,也将为电驱动单元关键零/部件(如齿轮等)的损伤计算、寿命评估、可靠性设计和轻量化设计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撑。
郑松林梁国清冯金芝刘新田
关键词:载荷分布
某轿车悬架系统的载荷仿真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某型轿车后悬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将采集的某试车场比利时路面不平度信号作为路面激励输入,对悬架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并用已有道路试验数据,包括后桥垂向加速度和悬架动行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经验证的悬架动力学模型,对关键部件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全面仿真,确定了悬架系统各部件承受的主要载荷形式,可为悬架系统载荷谱采集测点的选取提供参考。
冯金芝刘乐郑松林
关键词:悬架动态仿真动态载荷
柔性体衬套模型对四连杆悬架K&C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衬套在不同方向上刚度耦合的新柔性体悬架衬套模型。采用模态综合法计算出变形量,解算出衬套模态。然后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并导入ADAMS/Car中以建立四连杆悬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衬套柔性体模型要比传统衬套模型更精确,能在设计阶段更真实地预测与分析汽车悬架的性能。
郑松林顾晗冯金芝陆毅宋江涛
关键词:衬套
基于低载强化特性的疲劳寿命估计方法被引量:28
2013年
准确地估计疲劳寿命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有疲劳寿命估计方法认为载荷仅对零件造成损伤,导致工作载荷下基于传统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得到的疲劳寿命较为保守。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疲劳极限以下载荷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强化作用。以碳钢低载强化特性为基础,基于Miner准则,提出一种考虑低载强化效果的简化的疲劳寿命预估方法。该方法将疲劳寿命预估分成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分别考虑低幅载荷的强化和损伤。通过对强化效果与强化载荷和强化次数的关系进行线性简化,简化了疲劳寿命的计算过程。以轿车扭杆梁后桥为对象,通过采集试车场道路下的工作载荷,利用该方法和Miner准则对后桥进行疲劳寿命估计,并通过道路载荷模拟技术对后桥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赵礼辉郑松林冯金芝
关键词:低载强化
基于集成化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车辆故障诊断等售后服务水平影响着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及销售商的品牌价值。本文对当前世界先进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集成化的故障诊断方案,使汽车维修诊断技术形成一个能够覆盖车辆整个使用周期的系统性技术管理与改进体系。
赵牧原冯金芝
关键词: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专家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