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33006)

作品数:36 被引量:256H指数:8
相关作者:谢长生裴先登傅湘林贾惠波陈端荣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湖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网络
  • 7篇全息
  • 7篇全息存储
  • 7篇SAN
  • 5篇ISCSI
  • 4篇调制
  • 4篇数据存储
  • 4篇网络光盘库
  • 4篇计算机
  • 4篇光盘库
  • 3篇性能分析
  • 3篇网络存储
  • 3篇NAS
  • 3篇TCP/IP
  • 3篇TCP/IP...
  • 3篇I/O
  • 3篇磁盘
  • 3篇存储区
  • 3篇存储区域网
  • 2篇调制编码

机构

  • 31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工业...
  • 1篇武汉邮电科学...

作者

  • 31篇谢长生
  • 7篇裴先登
  • 5篇贾惠波
  • 5篇傅湘林
  • 4篇刘炫
  • 4篇陈端荣
  • 3篇万继光
  • 3篇姜国松
  • 3篇刘继斌
  • 3篇任劲
  • 3篇詹玲
  • 3篇韩德志
  • 3篇吴非
  • 3篇陆体军
  • 2篇罗益辉
  • 2篇王宇德
  • 2篇胡迪青
  • 2篇何宁
  • 2篇曹强
  • 2篇陆正武

传媒

  • 10篇小型微型计算...
  • 6篇计算机工程与...
  • 5篇计算机应用研...
  • 4篇计算机科学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计算机研究与...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0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融合NAS和SAN技术的存储网络系统被引量:10
2003年
With the increasing explosively of data in network,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networked storage ,currently the main technology of networked storage is NAS (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and SAN ( Storage Area Network ). They are different ,and they are not competed but complement ,they are used in different occasion.To reduce the TOC (total of cost),people hope to merges the two technology :design a united storage network,it can supply the virtues and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the NAS and SAN. This paper analysis and discuss the topic.
傅湘林谢长生曹强刘朝斌
关键词:NASSAN存储设备数据存储
堆叠式文件系统的研究及其在NAS整合中的实现被引量:6
2005年
NAS整合不仅能优化存储空间的利用,简化数据备份等操作,而且能降低管理费用.在堆叠式文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VFS层和NFS层加入可堆叠文件系统模块来实现NAS-Head的方法,从而使系统具备全局存储空间、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功能.测试及分析表明,使用堆叠式文件系统实现的NAS整合系统具有扩展性强、配置灵活、管理简单及系统开发周期短等优点.
谢长生黄建忠刘朝斌
基于IP的SAN互联技术的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Bo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invoke the research of the new networking technology in network storage, currently the IP -based SAN has become the new focus. The main networking technology used in the IP -based SAN is: iSCSI, FCIP, iFCP, mFCP. These protocols all implement the transmitting of SCSI block I/O over the TCP/IP. To understand the protocols deepl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protocols intensively.
傅湘林韩德志谢长生
关键词:TCP/IP协议SAN网络互联以太网
全息存储通道中的一种有效维特比检测器的设计
2004年
基于现有的在全息存储通道中使用的6∶8等重调制码的维特比检测器(Viterbidetector,VD)方案,提出了一种能显著地降低2码元交换错误事件发生率的VD方案(称之为PVD方案).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原VD方案相比,使用3比特量化器的PVD方案,在原始误码率为10-3处能获取3.4dB的检测增益.此外,在软件平台MAX+PlusⅡ上验证了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的PVD方案,为使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PVD方案奠定了基础.
陈端荣谢长生胡迪青吴非
关键词:全息存储维特比算法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一种高性能的USN文件服务器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2004年
随着网络上的数据呈爆炸性的增长 ,融合 NAS和 SAN技术的 USN (统一存储网 )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针对传统文件服务器的缺点 ,我们实现了一个新的基于 U SN的文件服务器 U sn FS(USN- based File Server) ,在文中 ,我们详细介绍了这种文件服务器的设计方案 。
谢长生万继光詹玲傅湘林
关键词:文件服务器ISCSISMBFTP
基于SAN系统数据密集型程序的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数据密集型应用如多媒体、数据库等等的大规模发展对存储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与之相适应的是以 SAN为代表的存储网络改变了存储系统完全依赖于主机的模式 ,整体上提高了存储系统性能、可用性、可扩展性 .本文在研究整个 SAN存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和估计 SAN系统的各个部分性能 ,结合数据密集型程序的 I/ O统计特性 ,估计各种 I/ O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 ,说明在 SAN系统平台上 I/ O密集型程序的设计要求 。
曹强谢长生傅湘林
关键词:SAN平均响应时间I/O请求
iSCSI协议性能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iSCSI协议实现了通过IP网络存取SCSI设备。SCSI命令描述块被封装成iSCSI协议数据单元通过TCP/IP协议传送。iSCSI协议开销相对较大,iSCSI的性能受到网络最大传输单元和iSCSI协议参数的限制。
任劲谢长生
关键词:ISCSISCSIJUMBO
8:12平衡调制码的设计与实现
2003年
在全息存储器中,数据页面通常要求是平衡的.即数据“0”和“1”的个数是相同的.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采用平衡调制编码技术.根据这种要求,本文给出了一种8:12平衡调制码的编码原理和方法,该码字间的码距为4,因而具有纠错功能.采用本文介绍的方法,比简单的差分方法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相应的编译码电路设计也不复杂,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刘继斌谢长生裴先登
关键词:全息存储器调制编码计算机
IP-SAN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21
2005年
FC-SAN存在着传播距离有限、成本高、管理困难等不足,IP-SAN的出现解决了FC-SAN的不足.通过对IP-SAN的体系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发现沿用FC-SAN体系结构的IP-SAN存在共享冲突、系统和数据不安全等问题.由于IP-SAN中的用户网与存域网在逻辑上属于不同的网络,但在物理上是同一网络.采用三方传送协议实现IP-SAN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谢长生罗益辉
关键词:FC-SANISCSI
全息存储—下一代存储解决方案被引量:7
2002年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人们对大容量和高速传率的追求不断升级 ,特别是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这种需求更是急剧膨胀。对大容量、高速传率和短存取时间的永无休止的需求 ,促进了各种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二维存储技术 ,如磁存储、传统光盘存储和半导体存储等仍在不断地改进以满足对存储系统更大和更快等要求 ,然而这些存储手段正逐步接近其物理极限。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有别于传统技术的方法就是三维存储技术 ,如全息存储等。全息存储技术以其存储密度和数据读出率高及相关内容寻址等特点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存储解决方案。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存储材料及实用部件 ,全息存储器的实用化进程较为迟缓。近年来 ,用于全息存储系统的实用组件的极大发展 ,再一次引起了研究人员对这一技术的兴趣 ,实用化的全息存储器呼之欲出 。
李伟谢长生裴先登
关键词:全息数据存储DMD计算机多媒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