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64006)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文政黎光旭郭进郑会元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Ru基化合物催化制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氢的存储是车载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环节。甲醇在室温下呈液态并且储氢量达12.6wt%,然而分解甲醇制氢需要较高的温度(超过200℃)和压强(25-50bar)。最近研究者报道了利用单核钌(Ru)基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以将甲醇分解成CO2和H2;利用双核Ru基化合物作催化剂,可以将多聚甲醛或甲醛与水的混合溶液有选择性地脱氢生成H2和CO2,但是关于Ru基化合物微观层次的催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不同配体构型和不同种类配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其脱氢路径,以及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溶液的pH值之间的关系,阐明如何改进现有单核Ru基钳型化合物和双核Ru基化合物催化剂的性能,设计催化活性更优良的新型催化剂。
- 吕韶霞梁陆新温张凡周文政郭进黎光旭
- 关键词:制氢
-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对磷酸铁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以碳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葡萄糖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过渡金属乙酸盐(乙酸锰、乙酸钴、乙酸镍、乙酸锌),在氩气保护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FePO_4/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掺杂金属离子及掺杂量对LiFePO_4/C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Fe_(0.9)M_(0.1)PO_4/C(M=Mn、Co、Ni、Zn)样品的晶体结构均与橄榄石型LiFePO_4相同。掺杂过渡金属阳离子可以提高LiFePO_4/C的还原电位,降低氧化电位,缩小氧化还原峰间距,提高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掺杂后的样品在5C下的放电性能较好,以LiFe0.9Ni0.1PO4/C的放电容量最高,达到89mAh/g。
- 叶长福郑会元劳铭周文政郭进黎光旭
- 关键词:LIFEPO4/C复合材料过渡金属掺杂
- 固体含量对共沉淀法制备三元材料的影响
- 2018年
- 采用氢氧化钠共沉淀法制备Ni_(0.5)Co_(0.3)Mn_(0.2)(OH)_2前驱体,研究了固体含量对材料形貌、晶格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固体含量为5%时,前驱体的形貌较为规准,颗粒较为致密,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酸化处理石墨烯,按1∶1的质量比与乙炔黑复合作为导电剂,结果表明添加石墨烯后,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3)Mn_(0.2)O_2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203.86 mAh/g,交流阻抗降低,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 叶长福周之琰李春流周文政黎光旭
- 关键词:石墨烯电化学性能
- 高温烧结法制备改性钴酸锂的研究
- 2018年
- 采用固相烧结法,在不同烧结工艺条件下对LiCoO_2掺杂、包覆改性处理。采用SEM、比表面积、振实密度以及电性能分析,发现高温条件下掺杂、包覆的钴酸锂获得最优的电化学性能,比容量可达171.9 mAh/g,1 C 3.6 V放电平台为50 min,100周循环后容量衰减只有3.8%。
- 卢道焕李春流林乔青卢伟胜黎光旭
- 关键词:钴酸锂高电压改性高温烧结
- 包覆改性对高电压钴酸锂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包覆改性是钴酸锂(LiCoO_2)正极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采用固相烧结法,在不同烧结工艺的条件下对LiCoO_2进行纳米级钛白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表面复合包覆。在充放电3.0~4.35 V电压区间,以0.5 C、1.0 C放电,复合包覆改性钴酸锂的比容量、平台率和循环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在980℃/12 h条件下包覆改性的钴酸锂,获得最优的电化学性能,比容量可达172.8 mAh/g,100周循环后容量衰减只有6.2%。
- 李春流闫冠杰卢道焕周文政黎光旭
- 关键词:钴酸锂高电压包覆改性固相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