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03050)

作品数:9 被引量:373H指数:8
相关作者:李锋王如松赵丹钱谊殷春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生态
  • 7篇生态系统
  • 7篇生态系统服务
  • 6篇城市
  • 3篇生态用地
  • 2篇生态安全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单窗算法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网络
  • 1篇生态修复
  • 1篇梯度分析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状况
  • 1篇热岛效应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常州市规划设...

作者

  • 11篇李锋
  • 6篇王如松
  • 3篇赵丹
  • 2篇阳文锐
  • 2篇王洁
  • 2篇殷春雪
  • 2篇钱谊
  • 1篇王仰麟
  • 1篇黄锦楼
  • 1篇邓华锋
  • 1篇周传斌
  • 1篇李正国
  • 1篇叶亚平
  • 1篇程琳
  • 1篇张小飞
  • 1篇刘旭升
  • 1篇宋博文
  • 1篇赵丹
  • 1篇熊侠仙
  • 1篇陶宇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2009中国...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定量化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13年
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城市绿地数量和结构时空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城市绿地斑块和廊道连接的景观格局指数法和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绿地与居住用地的空间交互作用以及可达性分析方法,比较了城市绿地沿城乡分布的梯度分析方法。并总结了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空间显式表征和多尺度分析,以及格局的定量研究与规划的结合,并应用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
陶宇李锋王如松赵丹
关键词: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梯度分析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淮北市为例被引量:60
2013年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的快速蔓延及强烈的人类活动显著地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而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及人居环境。通过遥感、GIS技术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法,对淮北市1987年、2000年和2007年3个时期20a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87—2007年间淮北市生态用地空间结构和面积发生剧烈变化,生态用地占城市面积的比例由91.45%降低至71.86%。1987—2000年,农田面积大幅度下降,而林地和水体都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速。2000—2007年,农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和水体面积却明显下降,建设用地总面积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其聚集度显著增加。20年间,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2000年达31.32亿元。2000—2007年,以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最为严重。可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密切相关,此结果可为淮北市景观格局优化及土地合理调控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赵丹李锋王如松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城市
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以常州市为例被引量:108
2011年
生态用地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提供多种显著的生态系统服务。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方法,针对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演变科学问题,通过对常州市区1991、1996、2001和2006年4个时段遥感图像的处理与比较分析,揭示了常州市区15a来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评估了由城市生态用地改变所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6年间,常州市区生态用地占市区面积的比例由89.2%降低至65.1%。1991—2001年,林地、农田和水体的面积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001—2006年,林地面积增加基本回到1996年水平。常州市区生态用地主要为城市提供了农林产品生产、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在过去15a间,由于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常州市区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总体降低了19.3%。其中,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最大,减少了32.3%。研究结果表明,常州城市空间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研究可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强化、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参考。
李锋叶亚平宋博文王如松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用地
基于遥感信息的常州市热岛效应被引量:10
2009年
以常州市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单窗算法"对TM卫星第6波段进行解译,得到卫星过境时常州市区的地表温度(LST)分布图。结果表明:2006年9月18日卫星过境时常州市城区地表平均温度的热岛强度为3.81K;常州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一个片区结合多个组团",与城市的发展格局基本一致,表明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形成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城市工业用地的地表平均温度极显著高于城区,表明工业生产消耗大量能源而产生的人为热对常州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以及热岛强度的增强具有显著影响。
黄一凡李锋王如松黄锦楼周传斌阳文锐
关键词:热岛效应地表温度LANDSATTM单窗算法
基于功能网络评价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常州市为例被引量:49
2009年
基于景观功能网络评价,提出城市复合空间优化方案,并选择常州市为研究区,实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理念在空间优化过程中的操作性。由于城市为整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首先依据城市景观功能与结构特征,将城市空间结构分为支持社会经济功能的红色景观,维持能源、资金、产品与信息传播、流通的灰色景观、保持生物多样性与调节区域环境的蓝色景观及绿色景观。其次由功能网络连通性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城市景观格局、功能流路径与不同功能流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以获得生态功能冲突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位置。最后,从功能整体协调发展角度,将研究区分为优化开发、调整开发、限制开发及禁止开等分区,针对其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符合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方案。
张小飞李正国王如松王仰麟李锋熊侠仙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
北京市门头沟区资源开发价值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评估被引量:9
2009年
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结合实地调查,对1949—200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煤矿资源开采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煤矿开采主要导致固废处置与压占损失、塌陷区复垦成本与粮食损失、水源涵养损失、居民搬迁损失和水土流失损失;研究期间,门头沟区煤炭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损失价值约543亿元,是其市场销售价值(59亿元)的9倍左右,且其很难或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得以恢复.
刘旭升李锋赵丹王蓓蓓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修复城市
基于生态服务的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被引量:41
2012年
以安徽淮北市为例,针对城市发展所造成的城乡生态环境品质降低等问题,期望通过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以及耗费距离模型等分析方法,通过模拟重要生态廊道,与现有廊道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优化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改善城乡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城市森林在空间上的衔接性不高;研究区域内众多湿地没有足够的廊道相连,尚未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网络;主城区交通廊道密度较高,但连接度不够,乡村地区交通廊道分布较少且稀疏。因而进行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十分重要和必要。研究结果可为淮北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借鉴。
王洁李锋钱谊殷春雪
关键词:生态服务生态网络
城市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探讨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管理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城市生态用地能够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城市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土地分类体系及生态用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
赵丹李锋王如松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常州城市生态用地及其服务功能优化方法
城市土地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载体,也是提供自然生态服务的基础。城市生态用地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最小生态服务功能用地。城市生态用地通过绿色斑块和生态...
李锋阳文锐张小飞王如松赵丹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被引量:70
2011年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近十几年间,中国城市发展迅速,超大规模城市的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的一般特征以及差异值得关注。研究以中国1995年非农业人口超过200万的9个超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包括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南京、西安、哈尔滨、武汉和广州),对各城市不同用地类型在1995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的利用动态度进行分析。然后以用地结构和谢高地等[1]提出的大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为基础估算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且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为证明研究结果可信,对每种用地类型对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依赖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超大城市用地结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主要缩减地类为农田和水体,增长地类为建设用地、林地和城市绿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1995年总体范围为4996—8854元/hm2,排序为广州>武汉>哈尔滨>南京>西安>天津>北京>上海>重庆,2008年范围为4746—8777元/hm2,排序为广州>哈尔滨>西安>上海>重庆>北京>武汉>南京>天津,各城市均值由1995年的7189元/hm2降到2008年的6987元/hm2。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1995年总体范围为284—7983元/人,排序为哈尔滨>西安>北京>广州>武汉>南京>天津>重庆>上海,2008年范围为305—4538元/人,排序为哈尔滨>重庆>西安>广州>武汉>北京>南京>天津>上海,各城市平均值由1995年的1677元/人降到2008年的1230元/人。超大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的一致特征是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主要减弱的生态系统服务为水文调节和粮食生产,增强的服务为娱乐文化和废物处理,而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系统服务结构9个城市之间存在差异。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
程琳李锋邓华锋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用地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