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603001)

作品数:8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双绪张希江在森王琪张四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壳
  • 5篇地壳水平运动
  • 5篇地震
  • 5篇位错模型
  • 5篇负位错模型
  • 3篇东北缘
  • 3篇青藏块体
  • 3篇青藏块体东北...
  • 3篇块体
  • 3篇北缘
  • 2篇地壳运动
  • 2篇短期前兆
  • 2篇震例
  • 2篇震例研究
  • 2篇中短期前兆
  • 2篇前兆
  • 2篇强震
  • 2篇强震预测
  • 2篇位错反演
  • 2篇昆仑山口西8...

机构

  • 11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1篇张希
  • 11篇王双绪
  • 7篇张晓亮
  • 6篇江在森
  • 5篇张四新
  • 4篇崔笃信
  • 4篇王琪
  • 3篇薛富平
  • 1篇李风琴
  • 1篇王文萍
  • 1篇侯海涛
  • 1篇王琳

传媒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4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壳运动的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与强震地点预测研究
<正>Matsu’ura非震负位错模型认为受现今地壳运动驱动下的各活动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在地块边界处有可能受到部分阻碍。假设边界下部的塑性区可自由滑动,而其上部的脆性区却因摩擦阻力等因素限制了这种相对运动从而导致应力应变积...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张晓亮张四新蒋峰云
文献传递
民乐—山丹间地震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
2003年10月25日在甘肃省民乐—山丹间(38.4°N,101.2°E;38.4°N,101.1°E)连续发生M
张希王双绪崔笃信张晓亮薛富平
文献传递
地壳水平运动的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与强震预测初探
<正>强震孕育和发生与较大空间尺度和时空演变的地壳运动,尤其是活动块体及其边界带的构造变形密切相关。Matsu’ura负位错模型认为受现今地壳运动驱动下的各活动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在地块边界处有可能受到部分阻碍,从而导致应力...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崔笃信张晓亮
文献传递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地壳垂直运动的负位错模型被引量:17
2004年
利用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震区外围格尔木—五道梁 30 0km长水准测线在 1 979,1 991和 2 0 0 2年 3期垂直形变资料 ,借助研究改进的负位错模型获取发震构造及其相关断裂的运动、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积累部位和强度 ,对与此次大震有关的区域构造形变背景及可能的震后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991~ 2 0 0 2年相对 1 979~ 1 991年垂直差异运动及应变积累加速增强的特征与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孕育有关 ;且这样的一个地壳垂直运动加速过程可能还未因地震发生而结束 。
张希张四新王双绪
关键词:地壳垂直运动负位错模型梯度场
跨断裂水准剖面观测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由于活动地块的相对运动和变形,其边界带往往构造活动强烈,是反映地壳运动的敏感部位。基于上述思路,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发生后,通过大范围监测布设在青藏块体北部地区及周边主要构造带上的水准剖面,在短期内快速获取了大范围的断裂活动信息和不同断裂带对大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的响应特征。实践证明,这种监测方式灵活、作业周期短、资料处理快,能及时对震情趋势做出估计,不失为当前区域形变监测工作的一种新的探索。
张四新王双绪张希侯海涛王琳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与强震地点预测被引量:22
2005年
利用川滇地区1991~1999年和1999~2001年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成果,通过研究建立的块体弹性变形及其边界负位错部分锁定的复合作用模型反演,获取地壳水平运动反映的块体变形差异、边界断裂的高应变能积累部位和锁定能量强度,以及区域构造应变场的时空演化图像。在充分考虑区域构造和块体变形的前提下,研究与该区6级以上强震孕育及地点判定有关的背景性前兆的共性特征。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王琪
关键词:负位错模型地壳水平运动震例研究
青藏块体东北缘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反演与强震地点预测被引量:23
2005年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1993—1999年、1999—2001年和2001—2003年3个时段的GPS 水平运动速度场成果,通过研究建立的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反演,给出该区构造块体及 其边界断裂运动与变形差异、构造应变场时空分布、高应变能积累部位以及强度的定性分析 和定量描述.在充分考虑区域构造及块体应变的前提下,研究与该区6级左右及6级以上地 震地点预测相关的背景性前兆的共性特征.
张希江在森王琪王双绪崔笃信张晓亮
关键词:负位错模型地壳水平运动反演震例研究
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
<正>南北地震带是我国大陆构造活动强烈,强震集中、频发的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对其近期GPS观测资料揭示的水平相对运动特征分析,结合跨断层流动形变与部分区域水准观测资料,借助最小二乘配置、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反演、单一力源反演...
张希王双绪王文萍张晓亮薛富平张四新
文献传递
青藏块体东北缘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反演与强震地点预测
<正>Matsu’ura等的负位错模型(1986)认为受现今地壳运动驱动下的各活动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在地块边界处有可能受到部分阻碍。假设边界下部的塑性区可自由滑动,而其上部的脆性区却因摩擦阻力等因素限制了这种相对运动从而导...
张希江在森王琪王双绪崔笃信张晓亮
文献传递
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后的地壳垂直形变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部的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和断层形变资料,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后的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出现了明显的长、中、短期形变前兆异常。在经历了1995~2000年的缓慢形变阶段后,2000~2002年祁连山断裂带中、西段形变显著加速,2003年3~10月断层形变异常数量经历了一个“少-多-少”的演变过程,并沿构造体自外围向震中附近收缩;震后祁连山断裂带中、西段形变反向,东段则出现局部隆起区。
张四新王双绪张希薛富平李风琴
关键词:垂直形变场断层形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