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2GB2E100355)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粟学俊区惠平刘昔辉黄金生谢如林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施氮水平对良丰优339群体结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杂交水稻品种良丰优339群体结构、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良丰优339栽培调控和群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0、90、135、180、225、270kg/ha),调查良丰优339茎蘖动态变化、产量及其结构因子和氮素利用率。【结果】施氮量为90和135 kg/ha时对茎蘖动态控制较合理,氮肥偏生产力(NPFP)、氮素农学利用率(NAE)、氮素生理利用率(NPE)和氮素吸收利用率(NAE)均达到较高水平。在较低施氮水平下,有效穗数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在较高施氮水平下,结实率随着施氮水平提高而下降。【结论】良丰优339在低氮条件下即可获得良好的群体结构、产量和较高的氮素利用率,其适宜施氮量为90~135 kg/ha。
- 张晓丽粟学俊陈彩虹唐茂艳王强陈雷梁天锋
-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同施氮量氮素利用率
- 杂交水稻新组合良丰优339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良丰优339(良丰A/桂恢339)亲本的生育特点和开花习性,结合2 a 3季多点的制种实践,总结了良丰优339的高产制种技术。
- 黄运川梁益珍卢宏琮陈荣林庞国群何聪梁曼玲粟学俊
-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 不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为解决稻田氮素低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双季稻田间试验,采用动态室法监测基肥和穗肥施用不同用量氮素后的土壤氨挥发特征及田面水氮形态含量特征。【结果】早稻基肥期土壤氨挥发损失峰值于施肥后第5 d出现,第9 d接近对照水平;晚稻同期及穗肥期土壤氨挥发损失峰值均于施肥后第1 d出现。基肥氨挥发损失量低于穗肥,晚稻高于早稻。早、晚稻平均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2.99%和21.79%。施氮提高氨挥发损失量和累积损失量,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地增加。氨挥发损失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氨挥发损失量和磷肥施用量均与田面水铵态氮、硝态氮和溶解性总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施氮通过提高田面水氮含量促进稻田氨挥发损失。通过合理施肥、改变肥料特性等措施降低施肥后田面水中氮含量降低,从而减少稻田土壤氨挥发损失。
- 区惠平周柳强黄金生曾艳韦运兰黄美福谢如林刘昔辉谭宏伟
- 关键词:施氮量氨挥发
- 含Cd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Cd累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2年大田试验,研究低镉(Cd)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地上部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低Cd磷肥显著增加水稻稻谷和稻秆产量,但不同施磷量间稻谷产量差异不显著。随施磷量的增加,稻谷Cd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均在国家粮食卫生控制标准0.2 mg·kg-1规定内。当施磷(P2O5)量为63 kg·hm-2时,稻谷Cd含量及稻谷、茎叶和地上部Cd累积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但施磷量增至252 kg·hm-2时,稻谷Cd含量与对照相当,而茎叶Cd含量显著下降。水稻对磷肥中Cd的吸收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施磷量低于81 kg·hm-2时,水稻地上部对磷肥中Cd的吸收率超过100%。指数回归方程表明,随磷肥进入土壤的Cd含量基本被水稻地上部完全吸收时的磷肥施用量早、晚稻分别为116.6、174.6 kg·hm-2。因此,生产上按当前适宜施磷量施用,既能兼顾水稻产量,又能保障稻谷和土壤生态安全。
- 区惠平周柳强刘昔辉黄金生曾艳黄美福谢如林谭宏伟粟学俊
- 关键词:磷肥镉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