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21029-1)
-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静刘永平杨静杨明峰韩红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北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植物开花调控途径被引量:36
- 2015年
- 开花是植物从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的生理发育过程,受光周期、温度、激素、年龄等多个因素诱导,在植物生长和物种进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综合不断更新的开花分子遗传结果,将植物响应各种内源和外源信号启动开花的途径归纳为:经典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赤霉素途径和较新的年龄途径共5条。旨在描绘出这些不同途径间既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复杂网络关系,为进一步探索和阐述更多植物的开花分子机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 刘永平杨静杨明峰
- 关键词:MIRNA
- 树莓干果粗黄酮纯化和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树莓干果为原料,通过比较HP-20、D101、X-5、LX-68、AB-8、XDA-6、XDA-8、D201大孔树脂对树莓粗黄酮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树莓黄酮的大孔树脂为XDA-6树脂.结合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得出用XDA-6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树莓黄酮的最佳工艺.将树莓粗黄酮提取原液作为上样液,以6 BV/h(1 BV为1个柱体积)的流速上样吸附,之后采用60%乙醇作为洗脱剂,以4 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洗脱剂用量为5 BV.在此纯化条件下所得树莓黄酮质量分数为35.8%,较纯化前提高了1.21倍;干粉质量浓度在0.5 mg/m L时,对DPPH的抗氧化活性从纯化前的62.51%提高到70.36%,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棉花枯萎菌、小麦赤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纯化后的抑菌效果优于纯化前.
- 武彦辉杨静杨静李娟玲李娟玲梅雪峰李小龙
- 关键词:黄酮纯化抑菌
- 树莓干果总黄酮纯化前后活性比较被引量:8
- 2015年
- 用超声辅助醇法提取的树莓干果总黄酮,再经XDA-6大孔树脂纯化,比较纯化前后药粉中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以及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50%乙醇溶解条件下,纯化后黄酮含量比纯化前提高了91.10%;在纯化前后药液浓度均为0.25 mg/m L时,DPPH抗氧化活性提高最多,达到13.3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从纯化前的药液浓度8 mg/m L(相当于黄酮浓度1.6 mg/m L)下降为药液浓度2 mg/m L(相当于黄酮浓度0.8 mg/m L);纯化前后黄酮对小麦赤霉菌和棉花枯萎菌的菌丝抑制率表现为低浓度下提高多,高浓度下提高少的趋势,药液浓度为8 mg/m L时,对棉花枯萎菌抑菌率提高幅度最小为0.6%,而药液浓度为1 mg/m L时,对小麦赤霉菌抑菌率提高幅度最大为44.02%,说明大孔树脂纯化后黄酮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
- 杨静杨静武彦辉韩红娟韩红娟刘永平
- 关键词:树莓黄酮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 麻疯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柴油型能源树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关于它的各项研究持续升温。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麻疯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一是揭示麻疯树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分类的分子标记研究;二是全面解析麻疯树分子网络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三是以培育优质高抗品系为目标的代谢和发育调控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功能研究;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麻疯树未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方向。
- 杨静刘永平刘蕴杨明峰
- 关键词:麻疯树分子标记转录组蛋白质组非生物胁迫
- 树莓黄酮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和正交法比较被引量:12
- 2015年
- 以树莓干果为研究材料,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先分析了超声时间、浸提温度和乙醇浓度各单因素对树莓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法和正交法比较最佳提取工艺和产率,结果显示,响应面法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42.30 min,浸提温度80℃,乙醇浓度51.83%(约52%),理论预测值3.83%,实际验证值3.88%,并且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存在交互作用;SPSS正交法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40 min,浸提温度70℃,乙醇浓度50%,实际验证值是3.78%。虽然2种方法得出相似的最佳工艺,但响应面法能提供更多更精确的信息,最终产率也略高,值得推广。
- 杨静杨静王茜韩红娟张田莉张田莉
- 关键词:树莓黄酮响应面法正交法
- 贮藏时间对麻疯树种子萌发率和总体出油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以不同年份采收的麻疯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和8年种子的种子百粒重、种仁百粒重、出仁率、种子含水率、种仁含水率、酸值、种仁含油率、主要脂肪酸比例和萌发率变化共11个指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贮藏时间只与萌发率和种仁含水率呈负相关,与油脂酸值呈正相关,贮藏1年后萌发率下降到32%。种仁含油率和出仁率是影响总体出油量的关键因子,它们与贮藏时间未见相关性,但是前者与种仁重量正相关,后者与种子含水率负相关。酸值的增加并未影响除萌发率以外的包括含油率和主要脂肪酸比例等指标。所以,用于扩繁再生的种子最好贮藏1年以内,控制低湿度;作为原料油再加工的种子至少可贮藏5年,可尽量干燥。
- 杨静刘永平梁龙果朱飞杨成源
- 关键词:麻疯树种子贮藏时间萌发率含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