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SHZ1-34)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学华周建中孙季许炯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水沙
  • 1篇水沙变化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土壤侵蚀敏感...
  • 1篇小流域
  • 1篇小流域土壤
  • 1篇小流域土壤侵...
  • 1篇流域土壤
  • 1篇流域土壤侵蚀
  • 1篇干支流
  • 1篇USLE
  • 1篇长江
  • 1篇长江上游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经济信...

作者

  • 2篇周建中
  • 2篇陈学华
  • 1篇许炯心
  • 1篇孙季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GIS和RS的四川省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根据彭州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选择降雨侵蚀力(R)、土壤可蚀性(K)、坡度坡长(LS)和地表覆盖(C)4个自然因子作为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不敏感(37.78%)、轻度敏感(19.22%)和极敏感(22.09%)为主,中度敏感(10.57%)和高度敏感(10.33%)比例相对较小;区域内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其中最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原地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坡度大于25°的亚高山、低山和深丘地区。研究结果将为区域内土壤侵蚀状况的宏观把握和水土保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陈学华周建中
关键词:USLE土壤侵蚀
长江上游干支流悬移质含沙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被引量:22
2008年
河流含沙量的变化是流域自然与人文因子变化的反映。以长江上游干支流1956-2000年的水沙和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时间系列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干流宜昌站和4条主要支流含沙量的变化不是同步的,4条主要支流含沙量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变化图形。流域面平均年降水量的变化,仅能解释含沙量变化的15.86%-37.21%,说明气候因素的变化不是长江干支流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运用双累积曲线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活动(如水库修建,交通、矿山和城市建设,水土保持,植被破坏和恢复等)对含沙量变化的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在不同的流域有较大差异。与4条主要支流相比,长江干流宜昌站含沙量的变化较小,反映了尺度效应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屏山、高场、北碚、武隆4站的年均含沙量变化对宜昌站年均含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8.5%、12.6%、44.2%和14.7%。
许炯心孙季
关键词:水沙变化水土保持长江上游
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测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12年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基础,在VISUAL BASIC 6.0和ArcGIS Engine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环境下进行模型开发,编写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算法和程序代码,探索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开发,并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
陈学华周建中
关键词:小流域信息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