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40057)

作品数:15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廖志勤刘立胜任运忠姬岳江胡志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许昌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英译
  • 6篇翻译
  • 2篇译文
  • 2篇语料
  • 2篇语料库
  • 2篇诗歌
  • 2篇文学
  • 2篇李白诗
  • 2篇李白诗歌
  • 2篇教学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研究
  • 1篇典籍翻译
  • 1篇易经
  • 1篇意识形态
  • 1篇译本
  • 1篇译史
  • 1篇译员
  • 1篇译者
  • 1篇译者能力

机构

  • 10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许昌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廖志勤
  • 4篇刘立胜
  • 2篇姬岳江
  • 1篇胡志国
  • 1篇文军
  • 1篇任运忠
  • 1篇张的妮
  • 1篇戴涛

传媒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中国翻译
  • 1篇周易研究
  • 1篇中国出版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外语教育研究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疯狂英语(教...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民族翻译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李白诗歌英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1991-2012)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2012年国内发表的有关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以历时的统计方法,对李白诗歌英译研究进行剖析考察。结果显示:国内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论文数量呈急升态势,但存在译文篇目研究不多、研究角度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今后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应该坚持"文本内与文本外"并重原则,拓展理论视野及其研究方法。
廖志勤文军
关键词:李白诗歌英译研究数据分析
间离效果视域下《兵车行》两英译本比较研究
2015年
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效果"是欧洲戏剧美学的理论核心,它以戏剧作为思考的载体,应用到诗歌翻译的实践中,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在汉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与原著保持距离;译文应与读者保持距离;间离色彩在译文中的保留。
戴涛廖志勤
关键词:《兵车行》间离效果诗歌翻译
国内《易经》英译研究综述(1985-2014)被引量:2
2015年
《易经》作为中华典籍,外译历史源远流长。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后,《易经》在英语国家的影响扩大,国内学者开始对《易经》英译进行研究。为全面了解国内《易经》英译研究情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搜索的66篇论文,对国内30年《易经》英译研究情况进行扫描,涉及翻译史与国外研究、译本比较研究、译文理论研究和其他文献四个方面。目前国内《易经》英译研究具有研究细致、结论一致、理论丰富等特点,但仍然存在研究成果少、刊物分散、研究范围窄、研究程度浅四方面问题。本文认为《易经》翻译语料库将成为英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呼吁学界更多关注《易经》英译及其研究,为《易经》研究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张的妮廖志勤
关键词:易经英译翻译史语料库
国学典籍翻译主体选择与译者能力培养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翻译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译学界就典籍翻译主体选择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着热烈的探讨。本文在综述其观点及理论视角的同时,提出典籍翻译主体选择原则应以译者翻译能力为指归,而不应以具体个案来以偏带全。本文还就译者应具备的翻译能力具体细化,探讨典籍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以促进译者典籍翻译能力的提高。
刘立胜廖志勤
关键词:翻译主体翻译能力培养
政治冲突中口译员的角色研究——《口译公正:道德、政治与语言》述评被引量:5
2013年
翻译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及口译专业在高校的设置,为各层次口译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口译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来保证其健康发展但总体而言,以往研究过多关注其职业道德,而对其个体道德,即对口译员所负有的道德义务研究不足恩吉莱瑞《口译公正:道德、政治与语言》一书以法庭审判、难民庇护申请及战争口译中口译员角色为例,实证地分析了口译员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对道德、政治及语言因素的选择,彰显了其在不同社会语境中所扮演的协调者的重要角色。
刘立胜
关键词:政治道德研究
基于教学型国学翻译汉英语料库构建的几点思考
2011年
本文就构建教学型国学翻译汉英语料库过程中遇到的语料库大小、语料采集和语料库构建细节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推动构建教学型国学翻译汉英语料库的进程。
廖志勤姬岳江
关键词:语料库构建
张充和/傅汉思、孙大雨英译《书谱》比较——以汉籍外译策略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为中心被引量:8
2013年
文章比较唐代孙过庭书法理论名著《书谱》的孙大雨译本与张充和、傅汉思合译本,发现具有完全中国文化背景的孙大雨因个人的诗性偏好而强调语言优美,但对语义客观性关注不够;张、傅译本则因为汉学背景和美国书法教学的需要,追求客观地传达知识,多用异化译法,体例完备,风格整饬。这个例子说明,翻译策略和译者的意识形态倾向不是一一对应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在汉籍外译工作中与西方译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胡志国廖志勤
关键词:翻译策略
民国时期文学译著出版与社会文化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文学译著的文体选择与国别来源体现了特定时期社会文化需求与接受语境的宏观价值取向,也反映了译者主体价值判断与文化追求。本文以民国时期外国文学书籍在中国的译介出版为例,通过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了此期间社会文化因素与文学译著出版之间的关系,彰显了译语语境中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
刘立胜
关键词: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因素
《论语》概念词英译之道——和谐翻译被引量:1
2013年
《论语》概念词的英译是《论语》英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词的英译关系着译文的质量。通过译本对《论语》概念词的翻译比较,可以获得概念词英译的概况,从而分析产生《论语》概念词英译可译性限度的原因。综合上述阐释,选择运用和谐翻译理论作为指导解决《论语》概念词英译的难题。
姬岳江
关键词:《论语》概念词可译性限度和谐翻译
论中国典籍文学核心术语的英译——以英译“唐诗、宋词、元曲”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例,分析英译中国典籍文学核心术语中存在不准确、过度归化、译名不统一等现象。指出应尊重文化差异,倡导文化多元。提出国内译者要有文化自觉,克服文化认同焦虑,建议采用音译的方法,名正言顺地传播中国典籍文学核心术语,弘扬中国文化。
周勇廖志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