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043)

作品数:6 被引量:81H指数:5
相关作者:周顺桂李晓敏倪晋仁李芳柏李艳红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还原菌
  • 2篇单胞菌
  • 2篇电池
  • 2篇电子传递
  • 2篇有机氯
  • 2篇生物燃料电池
  • 2篇铁还原
  • 2篇铁还原菌
  • 2篇燃料电池
  • 2篇微生物燃料
  • 2篇微生物燃料电...
  • 1篇电子受体
  • 1篇氧化还原性
  • 1篇异化铁还原
  • 1篇有机物
  • 1篇针铁矿
  • 1篇三氯
  • 1篇三氯甲烷
  • 1篇嗜水气单胞菌
  • 1篇输出功率

机构

  • 9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周顺桂
  • 5篇李芳柏
  • 5篇李晓敏
  • 2篇倪晋仁
  • 2篇胡佩
  • 2篇武春媛
  • 2篇许伟
  • 2篇李艳红
  • 1篇卢娜
  • 1篇冯春华
  • 1篇陶亮
  • 1篇张锦涛
  • 1篇刘同旭
  • 1篇李永涛

传媒

  • 2篇化学进展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第四次全国土...

年份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有机氯脱氯转化的铁还原菌与铁氧化物界面的交互反应被引量:13
2009年
脱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S12)是一株异化铁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以三价铁(Fe(Ⅲ))为末端电子受体,将其还原成亚铁(Fe(Ⅱ)).本研究以脱色希瓦氏菌、铁氧化物(α-FeOOH)与有机氯(三氯甲烷和五氯酚)三者为基本要素,构建了一个有机氯脱氯转化的铁还原菌-针铁矿界面交互反应体系.结果表明,S12对照体系的直接脱氯效果较弱,α-FeOOH非生物体系具有一定的脱氯效果,S12+α-FeOOH交互反应体系的脱氯转化动力学显著提高.体系中铁物种浓度的变化和氧化还原性能的表征结果显示,铁还原菌S12促进界面脱氯转化的主要原因是S12能够有效促进吸附态Fe(Ⅱ)的生成,并持续提高体系的还原能力.这些结果将为铁还原菌-铁氧化物界面可还原性毒害物的脱毒转化研究提供借鉴.
李晓敏李永涛李芳柏周顺桂冯春华刘同旭
关键词:还原脱氯铁还原菌针铁矿三氯甲烷五氯酚
一株具有铁还原与脱氯活性的产气肠杆菌
铁元素是地壳中丰度排名第二的金属。在自然环境中铁通常以难溶性铁氧化物形式存在,铁的还原是由特定微生物介导的酶促反应。异化铁还原反应不仅影响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且参与微量金属元素的迁移释放,有机污染物的厌氧降解和金属的...
李晓敏周顺桂李芳柏
文献传递
基于铁还原菌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8年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未来理想的发电装置,而铁还原菌是目前MFC研究中重要的产电微生物.自然界中并无微生物产电的直接进化压力,而MFC电极与自然界中Fe(III)氧化物同为难溶性胞外电子受体,研究表明,铁还原菌对二者的还原有相似机制.基于铁还原菌的MFC具有无需外加介体,可利用多种有机电子供体作为燃料,能量转化率高等优点.本文分析了铁还原菌还原电极和还原Fe(III)氧化物机制的相似性,对近年来基于各种铁还原菌的MFC研究进展进行分述和总结,提出了铁还原菌MFC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张锦涛倪晋仁周顺桂
关键词:铁还原菌产电微生物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机制被引量:38
2008年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利用微生物作催化剂直接从可降解有机物中提取电能,它具有废弃物处置与产电双重功效,是未来理想的产电方式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工艺。当前MFC技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电池输出功率低。MFC产电机制的研究是深入掌握电池工作状态、改善电池构造、优化电极材料从而提高输出功率的理论基础。本文将MFC产电机制分为5个步骤,即底物生物氧化、阳极还原、外电路电子传输、质子迁移、阴极反应,对其进行了详细评述,并提出了产电机制的发展趋势与今后的研究思路。
卢娜周顺桂倪晋仁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子传递输出功率
水溶性有机物的电子穿梭功能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源于污泥的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为供试材料,以中国希瓦氏菌(Shewanella cinica)D14T为电子转移驱动力,研究了DOM的氧化还原性能与电子穿梭功能.结果表明,污泥DOM可作为末端电子受体接受醌还原菌D14T呼吸链上的电子,从而转变为还原态DOM,而还原态DOM可将电子再次转移给Fe(Ⅲ).经D14T还原后,DOM电子供给量(e-/C)由初始2.2-14μmol·g^-1增加到253-347μmol·g^-1.循环伏安法与多次还原-氧化循环实验表明,DOM呈现2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经3次还原-氧化循环后电子供给量可稳定维持在150-250μmol·g^-1之间,说明DOM具有重复利用、反复转移电子的特性.在菌株D14T还原水铁矿的体系中,加入DOM可提高水铁矿的还原溶解速率,其原因是DOM在D14T与水铁矿之间充当了电子穿梭体的角色.这些结果反映了DOM在电子转移反应中的重要性,为DOM的环境属性提出了一个新见解.
许伟胡佩周顺桂李晓敏李艳红
关键词:水溶性有机物氧化还原性
微生物铁呼吸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8年
铁呼吸是厌氧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微生物代谢形式,多种古生菌和细菌都能进行铁呼吸。Fe(Ⅲ)的地球化学丰度比较高,为Fe(Ⅲ)还原菌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受体,但自然中Fe(Ⅲ)多以不溶形式存在,使电子传递受阻。本文介绍了Fe(Ⅲ)还原菌的多样性,总结了4种铁呼吸机制:直接接触机制、螯合促溶机制、电子穿梭机制、纳米导线辅助机制,并对铁呼吸机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许伟胡佩李艳红李晓敏周顺桂
关键词:电子传递
土壤有机氯脱氯转化的界面交互反应被引量:10
2009年
有机氯杀虫剂、除草剂等难降解有机物是重要的土壤污染物。近年来,有机氯脱氯转化的界面过程已成为土壤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土壤有机氯脱氯转化的界面非生物过程、界面生物过程以及界面生物-非生物交互反应过程。界面脱氯转化过程与主要土壤化学过程、土壤根际过程相互关联,该过程中,铁物种循环与铁氧化物的异化还原溶解扮演了重要角色。
陶亮周顺桂李芳柏
关键词:有机氯异化铁还原
一株能进行腐殖酸呼吸的丛毛单胞菌
腐殖酸呼吸,又称醌呼吸,是指微生物以腐殖酸为电子受体,将电子供体氧化,菌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获得生命活动能量的过程。具有腐殖酸呼吸活性的微生物称为腐殖酸还原菌。腐殖酸呼吸不仅与碳、氮、磷等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有关,而且显著影...
武春媛周顺桂李芳柏
文献传递
一株具有偶氮染料还原活性的腐殖质还原菌
从广东省四会地下古森林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腐殖质还原菌 HS-1。对该菌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 序列分析。并研究其在厌氧条件下对偶氮染料金橙 I 的还原脱色特性。结果表明:菌株 HS-1为嗜水气...
武春媛李芳柏周顺桂李晓敏
关键词:还原脱色嗜水气单胞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