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601048B)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凌立君王水刘晓安沈恩超王凤良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骨转移
  • 1篇动物
  • 1篇源性
  • 1篇诊断乳腺癌
  • 1篇人源
  • 1篇人源性
  • 1篇乳腺癌骨转移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双膦酸盐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前哨
  • 1篇前哨淋巴结
  • 1篇前哨淋巴结活...

机构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水
  • 5篇凌立君
  • 4篇沈恩超
  • 4篇刘晓安
  • 2篇王凤良
  • 1篇赵佳
  • 1篇朱海清
  • 1篇钱超
  • 1篇许健
  • 1篇肇毅
  • 1篇陆超
  • 1篇夏锴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DF-1、CXCR4在乳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腋窝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DF-1和CXCR4在50例乳腺癌组织、26例腋窝转移淋巴结和正常乳腺组织标本10例中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DF-1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和70%(P>0.05);CXCR4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10%(P<0.01)。SDF-1、CXCR4在淋巴结阳性组表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且2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转移淋巴结和原发灶中SDF-1、CXCR4均呈高表达。结论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推测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一个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沈恩超凌立君王水刘晓安朱海清李凤山
关键词:乳腺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淋巴结转移
核素法前哨淋巴通道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通道(SLCs)的行走方向、途径、数量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1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术前淋巴显像,其中成功显示SLCs者79例,测量并记录SLCs的外侧角即θe。结果 93.67%(n=74)的病例有一条主要的SLC,6.33%(n=5)的病例有两条SLCs。SLCs主要走行在乳腺的外上象限(n=78,占98.73%),其中5例(6.33%)SLCs的θe角为0°~30°,28例(35.44%)SLCs的θe角为31°~60°,45例(56.96%)θe角为61°~90°,均终止于腋窝SLNs,未发现有内乳区SLNs。结论通过乳晕下注射^(99)Tc^m-SC行术前淋巴显像,显示SLCs主要起源于乳晕的外上边缘,穿越乳腺的外上象限,终止于腋窝SLNs。通过术前对SLCs和SLN行走路线和数量的认识有助于手术医生在术中正确定位SLN,提高SLNB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
凌立君赵佳王水刘晓安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核素
血清Tracp5b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及评价双膦酸盐治疗疗效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膦酸酶(Tracp5b)、糖类抗原-153(CA-153)及癌胚抗原(CEA)在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及评价双膦酸盐治疗效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8名健康女性、26例无骨转移乳腺癌患者及3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Tracp5b、CA-153及CEA水平;检测其中19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口服双膦酸盐骨膦(氯膦酸二钠)治疗3个月后血清Tracp5b、CA-153和CEA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的水平较无骨转移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racp5b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8.13%,特异性为86.36%;CA-153敏感性为37.50%,特异性为77.27%;CEA敏感性为21.88%,特异性为84.09%;Tracp5b的敏感性较CA-153、CE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19例患者经双膦酸盐治疗3个月后Tracp5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153及CEA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acp5b在诊断乳腺癌骨转移中的敏感性较CA-153、CEA为高,可作为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和评价双膦酸盐治疗疗效血清标志之一。
王凤良王水凌立君沈恩超刘晓安
关键词:酸性磷酸酶二膦酸盐类肿瘤相关
肿瘤干细胞表型CD44和CD24在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骨髓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转移到人骨的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中骨髓肿瘤干细胞表型CD44和CD2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0只SCID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鼠背部植入人骨后随机均分3亚组:A组(MDA-MB-231干细胞亚群1×10^5个/只)、B组(同A组细胞1×10^6个/只)和C组(MDA-MB-231亲代细胞1×10^6个/只);对照组设为D组(阳性对照,未植入人骨,同C组细胞直接注射)、E组(阴性对照,植入人骨,生理盐水注射)。各组8周后取人骨、鼠骨等行常规HE染色及CK、CD44、CD24、CXCR4、OPN免疫组织化学标记。Real-time PCR检测CD44、CXCR4、OPN的mRNA水平。结果B组骨转移率最高(77.8%,P〈0.05)。B组中人骨转移灶CD44、CXCR4、OPN抗原表达高于C、D组骨中的表达(均有P〈0.05);CD24抗原则在A、B组人骨转移灶中低表达与C、D组骨中的高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44mRNA表达水平是C组的15.2倍、D组的21.1倍;B组CXCR4mRNA表达水平是C组8.4倍、D组28.4倍;B组OPNmRNA表达水平是C组4.8倍、D组11.6倍;而B组CD24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C、D组(均为30%)。结论利用MDA-MB-231肿瘤干细胞亚群(CD44^+/CD24^-)可制备高转移率的“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其机制可能与CD44高表达有关。骨转移相关基因CXCR4、OPN转录上调可能参与其过程。
凌立君沈恩超许健王凤良肇毅陆超王水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干细胞CD44CD24骨转移
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细胞转移到人骨的“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方法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berg)雌小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20),其中实验组植入人骨后随机均分3组:A组(MDA—MB-231干细胞亚群,1×10^5个/只)、B组(同A组细胞,1×10^6 个/只)和C组(MDA—MB-231亲代细胞,1×10^6个/只);对照组鼠随机均分2组:D组(阳性对照组,未植入人骨,MDA—MB-231亲代细胞,1×10^6 个/只)、E组(阴性对照组,植入人骨,生理盐水)。第4、7周行骨扫描,8周取人骨、鼠骨、肺等行HE染色及CK、CD34、CD105、SMA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骨扫描:第4周鼠植入的人骨均成活,第7周部分模型鼠出现可疑骨转移灶。HE染色及CK检查:B组人骨转移率最高77.8%(7/9),与C组人骨(20.0%)、D组鼠骨(20.0%)、E组鼠骨的骨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人骨(77.8%)、鼠骨(0)、鼠肺(11.1%)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骨表面结缔组织生长,骨内CD105、SMA、CD34均阳性的血管长入。结论“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骨转移发生率优于“非人源性”骨转移小鼠模型,能较好模拟人骨转移的血循环过程。
凌立君沈恩超刘晓安钱超夏锴王水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