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00165) 作品数:7 被引量:44 H指数:4 相关作者: 胡凯 方竞 荣起国 刘洪臣 邱本胜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第208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颅颌面CT与MR图像的配准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实现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材料和方法 :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 迭代最近点法 (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 IterativeClosestPoint ,SVD ICP)。结果 :该配准操作简便、图像满意、可靠性好 ,尚可以用于任意维度向量集合的匹配。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是可行的 。 胡凯 王卫东 邱本胜 余立锋 熊春阳 方竞关键词:影像学诊断 配准 探讨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的实体建模方法 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探讨由活体直接获得人颞下颌关节(包括下颌骨,关节盘及关节结节)的三维影像以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的方法。材料与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实体建模的数字图像。结果: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与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比较,几何相似性与还原性良好,材料构造合理,并由此建立了理想的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借助于螺旋CT扫描及Auto-CAD软件在活体建立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是满意的。 胡凯 刘洪臣 方竞 荣起国 叶惠义关键词:人颞下颌关节 三维有限元 螺旋CT扫描 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三维微观区域形貌及其纳米弹性性能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髁突纤维软骨在纳米量级的区域形貌及其材料性能分布的特点。方法: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及纳(诺)压痕测量法,对9只6周龄正常新西兰白兔双侧TMJ的18侧下颌髁突软骨不同区域的三维微观形貌及其纳米弹性模量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兔下颌髁突关节软骨的不同区域具有明显不同的三维微观形貌和弹性材料性能。髁突前部和内侧表现出更显著的三维微观形貌特征。正常TMJ左、右侧髁突软骨相对应各区域具有相同的弹性模量,髁突不同部位软骨的弹性模量〔前内侧:(2.83±0.33)MPa,前外侧:(1.68±0.15)MPa,后内侧:(1.17±0.08)MPa,后外侧:(0.91±0.06)MPa〕则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正常TMJ左、右侧髁突软骨的材料力学性能对称一致。在咀嚼过程中,具有最大弹性模量的髁突前内侧软骨可能在TMJ中承担最大的压力,为关节的功能承载区。TMJ髁突软骨表面的三维微观区域形貌和纳米弹性性能的不同或许反映了关节的不同功能需要。 马辰春 胡凯 荣起国 张珏 方竞 Jeremy J.Mao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颞下颌关节 髁突软骨 人颞下颌关节力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 2000年 胡凯 荣起国 方竞 刘洪臣 邱本胜关键词:颞下颌关节 应力分布 有限元法 非线性 CT与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颅颌面部的应用 被引量:7 2001年 采用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 迭代最近点的配准方法和基于小波金字塔分解的融合方法进行颅颌面CT MRI医学图像的融合。结果显示 ,该融合操作简便快捷、图像满意、可靠性好 ,获得了颅颌面的CT和MRI的融合图像。提示在临床实践中颅颌面CT MRI医学图像的融合是可行的 ,可以从解剖结构复杂的颅颌面部图像信息中获得有利于诊断和治疗分析的图像依据。 胡凯 余立锋 邱本胜 熊春阳 王卫东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配准 颅颌面部 医学图像处理 夹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下颌骨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探讨夹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s,TMD)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分析TMD患者夹板治疗前后下颌骨应力分布特征的变化。结果 夹板影响了TMD患者下颌骨的应力分布特征 ,使其下颌骨各部位最大、最小主应力明显降低 ,尤其是患侧髁突应力降低更为显著 ,使两侧髁突应力分布趋于一致 ,而下颌骨各部位应力对称性亦有所改善。结论 夹板通过改善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状况 (应力大小、性质和对称平衡性 )减轻甚至消除对其的损伤 ,使失衡的关节内环境得到调整和恢复 ,此为夹板治疗TMD的最主要的生物力学机制之一。 胡凯 周继林 刘洪臣 赵忠诚 荣起国 方竞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 应力分布 TMD 关节内接触问题对三维非线性模拟颞下颌关节力的影响 被引量:8 2000年 利用Auto 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相结合 ,在活体基础上建立TMJ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比较不同接触状态下关节内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TMJ内盘 突之间有接触模型的关节盘和髁突表面应力主要分布在前、内侧 ,其他区域应力相对较小 ,而无接触模型的表面应力主要分布在中后部和内侧 ,且力值较大。摩擦系数在 0 0 .15范围 ,盘 突之间接触应力的分布范围和大小完全相同 ,同时 ,无摩擦接触、刚性接触和弹性接触三种盘 突接触方式下的关节盘和髁突表面应力基本一致。结果提示 ,在三维非线性模拟TMJ力的接触问题中 ,TMJ盘 突之间全部接触关系的关节内应力分布更符合生理。关节内较低的摩擦系数(0 0 .15 )及不同的盘 突接触方式对其应力分布状态无明显影响。TMJ各结构之间的接触模拟可使其力的三维非线性分析更合理。 胡凯 荣起国 方竞 刘洪臣关键词:颞下颌关节 有限元法 应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