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119)

作品数:32 被引量:235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泽福李珍珠马立新耿鑫李勐更多>>
相关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州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3D打印
  • 6篇颅内
  • 5篇细胞
  • 5篇腺瘤
  • 5篇垂体
  • 4篇动脉瘤
  • 4篇穿刺
  • 4篇垂体腺瘤
  • 3篇蛋白
  • 3篇导板
  • 3篇引流
  • 3篇引流术
  • 3篇神经胶质
  • 3篇神经胶质瘤
  • 3篇栓塞
  • 3篇肿瘤
  • 3篇外科
  • 3篇微创
  • 3篇微创穿刺
  • 3篇颅内动脉

机构

  • 32篇滨州医学院附...
  • 3篇滨州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9篇李泽福
  • 19篇李珍珠
  • 12篇马立新
  • 10篇耿鑫
  • 7篇李勐
  • 6篇王清波
  • 6篇陈正
  • 4篇王波
  • 3篇刘志慧
  • 3篇刘鹏飞
  • 3篇杜洪澎
  • 3篇丁向前
  • 2篇李学新
  • 2篇隋德华
  • 2篇徐超
  • 2篇史怀璋
  • 2篇李克
  • 2篇刘永良
  • 2篇高文波
  • 2篇孙雷涛

传媒

  • 8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溴隐亭诱导垂体瘤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溴隐亭诱导垂体瘤细胞死亡的方式及意义。方法收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手术切除的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标本30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Bcl-2蛋白的表达;体外常规培养大鼠垂体瘤MMQ细胞,加入60μmol/L溴隐亭作用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分别加入0、30、60μmol/L溴隐亭作用24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MMQ细胞LC3-Ⅱ和LC3-Ⅰ、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泌乳素瘤和正常脑组织LC3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80%(24/30)、0%(0/30),Bcl-2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83.33%(25/30)、0%(0/30)。泌乳素瘤组织LC3、Bcl-2蛋白的高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服用溴隐亭后泌乳素升高患者LC3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率高于术前服用溴隐亭后泌乳素降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溴隐亭诱导组G0-G1期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0、30、60μmol/L溴隐亭诱导组MMQ细胞LC3-Ⅱ/LC3-Ⅰ比值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0、60μmol/L溴隐亭诱导组MMQ细胞Bcl-2/Bax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隐亭诱导的垂体腺瘤细胞的死亡方式主要是自噬性细胞死亡而不是细胞凋亡。
耿鑫马立新杜洪澎李珍珠李泽福
关键词:自噬性细胞死亡溴隐亭垂体腺瘤细胞周期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1月收录的TCD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相关文献,筛选后提取文献的一般信息和诊断参数信息。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提供的QUADAS-2风险评估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Stata13.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总样本量为2550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文献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DOR)间均存在异质性。研究设计类型、TCD检验标准这2个因素可能为异质性的来源(P〈O.05)。Meta分析结果显示汇总灵敏度为0.88(95%CI:0.84-0.91)、特异度为0.93(95%CI:0.91-0.95)、阳性似然比为12.93(95%CI:9.90-16.90)、阴性似然比为0.13(95%CI:0.09-0.17)、诊断评分(SCORE)为4.63(95%CI:4.32-4.94),DOR为102.64(95%CI:75.44-139.65);SROC的AUC为0.96(95%CI:0.94-0.98);敏感性分析显示剔除文献后的各诊断参数的95%CI与原数据有较大部分重叠。结论TCD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此疾病的诊断筛查。
李承龙马立新李勐韩新宇李泽福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大脑中动脉狭窄META分析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探讨应用敏感、安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从而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降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病死率。方法对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5月一2012年12月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5例患者,采取单人单间隔离、严格消毒,根据脑脊液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敏感抗菌药物;颅内感染确诊后及时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并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安全抗菌药物进行鞘内注射;给予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每3d进行1次脑脊液培养,监测脑脊液细菌种类及药敏变化等措施。结果5例患者按疗效评定标准及细菌学评定标准,治愈4例,好转1例;好转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阴性,脑脊液常规示有核细胞总数约20×10^6/L;脑脊液生化示糖正常,蛋白约0.55g/L;5例患者随访6~24个月,预后良好。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在预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早期诊断、及时放置腰大池持续引流、鞘内注射敏感安全抗菌药物、联合静脉用药,能有效防止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交叉感染,提高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治愈率,降低致死率。
张文生李勐李泽福孙雷涛李珍珠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多药耐药
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个体化钉道模型指导椎弓根置钉报告及讨论被引量:1
2018年
椎弓根置钉是脊柱最常见术式内固定术的基础,也是关键的一步。精准医学理念的不断加深使安全有效的椎弓根置钉在减少并发症及保证疗效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临床上因为脊柱独特解剖结构、患者个体差异、术者术中操作偏差等因素均可导致置钉方向出现偏差,引起置钉失败,损伤患者脊髓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胸椎椎弓根置钉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丁向前杨璐瑶李珍珠王清波陈正孙其凯耿鑫李承龙韩新宇隋德华李泽福
关键词:3D打印椎弓根置钉
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起病迅猛、进展快、病情重、并发症多的主要特点决定了脑干出血是神经科最为危重、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的疾病,因此,脑干出血一直被作为外科手术的禁忌证,国内外学者大多采取病死率高的保守治疗。但随着现代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术中神经导航及电生理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干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得以明确。该文从脑干的解剖特点及损伤机制、分类分型、手术时机及适应证、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其预后几方面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建议。
丁向前李泽福
关键词:脑干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方式
TLR2与胶质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胶质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迫切需要开发更加精确、高效、持久的抗肿瘤新策略。免疫性治疗是一种比较前沿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抵抗癌细胞,而寻找可靠的治疗靶点是胶质瘤免疫治疗的关键。Toll样受体2(TLR2)属于I型跨膜受体及病原体模式识别受体,在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性、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综述TLR2表达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及TLR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意义,以期为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李承龙马立新耿鑫李勐李泽福
关键词:TOLL样受体2神经胶质瘤靶向治疗
3D打印导航导板辅助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0
2016年
总结了12例实施3D打印导航导板、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在做好入院病情评估、及时护理干预、术前准备等基础上,制作了术前个体化护理评估量表;熟练掌握导板导航流程,术中协助准确定位,保持头部稳固;术后做好尿激酶溶凝治疗的引流护理,保证充分有效引流。本组12例均以额部为穿刺点,穿刺时间3-5min,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通过尿激酶溶凝治疗2-3d,充分引流血肿,无颅内感染发生。
王洪岩郭丽芳刘婷婷吴晓玲王菲菲
关键词:脑出血计算机辅助设计护理
垂体腺瘤组织中NF-κB、MMP-9、MIC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垂体腺瘤组织中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HC-Ⅰ类链分子相关抗原A(MIC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垂体腺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NF-κB蛋白、MMP-9蛋白及MICA蛋白进行检测;采用qRT-PCR法对垂体腺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NF-κB mRNA、MMP-9 mRNA、MICA mRNA进行检测。结果垂体腺瘤与正常脑组织中NF-κ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0/40)、30%(6/20),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0/40)、15%(3/20),MIC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0/40)、0;两组比较,P均<0.01。垂体腺瘤与正常脑组织中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045±6.200、2.040±2.067,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770±7.661、2.369±1.460,MIC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1.817±41.046、5.062±3.849;两组比较,P均<0.05。NF-κB蛋白与MICA蛋白、MMP-9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8、0.345,P均<0.05)。结论 NF-κB、MMP-9及MICA在垂体腺瘤组织中高表达,NF-κB可能通过促进MMP-9及MICA表达而促进垂体腺瘤发生、发展。
陈正常映薇李珍珠孙其凯王清波李泽福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转录因子-ΚB
MICA-NKG2D通路及其在垂体腺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2年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临床症状主要以占位效应和(或)内分泌紊乱为主。在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胞内、胞间信号通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MICA-NKG2D信号通路在垂体腺瘤细胞逃脱机体免疫监视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能与其特异性结合,并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从而发挥免疫监视作用。基于MICA-NKG2D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新手段。
李珍珠李泽福
关键词:NKG2DMICA垂体腺瘤
内镜下夹闭内听道内动脉瘤二例报道
2021年
内听道内动脉瘤属于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远端的动脉瘤,非常少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4、5月在内镜下成功夹闭了2例内听道内动脉瘤,疗效满意,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患者1女性,56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16 h”于2020年5月7日收治人院。
范罡贤刘鹏飞高文波李克魏琦李泽福
关键词:动脉瘤内听道内镜动脉瘤夹闭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