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241)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姚永超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海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辽宁经济近代化的空间推进与分异研究——以近代辽南三港与其腹地互动为视角被引量:2
- 2016年
- 近代辽南三港即牛庄(即今营口)、大连和安东(即今丹东)对外开放以后,笔者根据旧海关关册和年报等一手文献,深入分析了港口城市迅速崛起及其各自所带动的辽东、辽中、辽西腹地经济发展的新面貌。但由于辽西、辽东等地区政治、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辽宁经济近代化在空间演进上又出现了重要分异。文章通过剖析辽南三港埠与其腹地互动发展事例,指出在关注港埠推动腹地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腹地对口岸的反制约作用。
- 姚永超
- 关键词:经济地理
- 奢华的背后:论近代东北大开发中的毛皮贸易被引量:1
- 2015年
- 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在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全面开发之时,恰逢欧美社会盛行消费皮草。本文着重利用中国旧海关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等一手资料,分析近代东北皮毛外向型市场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该贸易所造成的东北野生动物资源迅速减少、流行性大鼠疫等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影响。落后地区在开发原始资源的同时,应当防御发达国家环境成本的转移,这是近代东北毛皮贸易带来的历史启示。
- 姚永超
- 关键词:毛皮贸易生态影响
- 近代东北经济地理的再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东北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大致历经地方志的编纂、传统经济地理学、重视生产关系及生产分布的再认识四个阶段,但学界迄今尚未出版过一部系统、完整、深入的近代东北经济地理研究专著。今后可着重利用满铁资料、中国旧海关史料等,以近代化为主线,以港口———腹地的互动发展为视角,对东北近代经济地理进行科学和规范化的研究。
- 姚永超
- 关键词:经济地理
- 论地理学在海关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长期以来人们较为忽视海关和地理的关系,本文首次尝试运用地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提出和分析了关境、关区、关址以及海关与环境、海关组织的交流与传播、海关区域分异与整合、海关景观和意向、海关地理信息系统等系列问题,并积极倡议进行海关地理学学科的构建研究。
- 姚永超
- 关键词: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