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8T101)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盖美赵晓梅周荔田成诗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的辽宁省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影响着辽宁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辽宁省生态环境的特点,选取18项指标,构建辽宁省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各评价指标的等级。从近15年中选取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熵权模糊物元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应用加权欧式距离对这8年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水平做出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可知:辽宁省近15年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从"一般"转变为"较好",整体水平提高。结果与辽宁省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评价问题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为辽宁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些建议。
- 赵晓梅盖美
- 关键词:生态环境承载力熵权欧式距离
- 中国农村有效就业量的测算被引量:4
- 2010年
- 合理地估算农村有效就业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对农村有效就业测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测算方法对中国1978~2005年的农村有效就业量进行了测算,得出了较为合理的测算结果。
- 盖美田成诗
- 关键词:就业有效就业
- 辽宁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可变模糊识别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又反作用于资源环境,因此,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辽宁省资源环境经济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辽宁省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结果显示,该省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度是由失调向初步协调发展,这一结论是辽宁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生产方式的结果。研究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周荔盖美
- 关键词: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