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8T100)

作品数:11 被引量:226H指数:8
相关作者:孙才志范斐李娜张耀光姜楠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水资源
  • 3篇沿海经济
  • 3篇沿海经济带
  • 3篇辽宁沿海经济...
  • 3篇经济带
  • 2篇时空分异
  • 2篇数据包络
  • 2篇数据包络分析
  • 2篇水资源利用
  • 2篇资源利用
  • 2篇包络分析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脆弱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载力
  • 1篇证据权重法
  • 1篇生产函数
  • 1篇生产力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机构

  • 10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孙才志
  • 3篇范斐
  • 2篇李娜
  • 1篇王妍
  • 1篇谢巍
  • 1篇张耀光
  • 1篇陈丽新
  • 1篇李明昱
  • 1篇王雪妮
  • 1篇姜楠
  • 1篇于振亮
  • 1篇王言鑫
  • 1篇杨新岩
  • 1篇孙语桐

传媒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省海岸线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10年
借助遥感与GIS技术,以10期MSS、TM、ETM和CBERS影像为数据源,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方式提取海岸线,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建立海岸线与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灰色关联模型,探究海岸线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978-2008年,辽宁省海岸线呈现快速缩短、缓慢缩短和稳定变化3个阶段,海岸线长度变化最大的是大连市,淤泥质海岸是海岸线变化最显著的地带。海岸线变化是自然、经济和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驱动因素在空间上存在分异。
孙才志李明昱
关键词:海岸线
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解与时空分异被引量:25
2010年
辽宁省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瓶颈因素。通过构建产业用水变化的全要素分解模型,测度了1994~2007年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驱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与用水强度效应,计算了各种效应对用水变化的贡献率,并对各种效应进行了时间分异分析;运用全要素分解模型测度了1994~2007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产业用水变化驱动的三种效应,结合ISODATA聚类模型对各种效应进行空间聚类,进而对各种效应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是由经济增长的稳定作用、结构变动的冲击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动力作用共同决定的。该结论对于正确理解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才志王妍
关键词:时空分异
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8
2011年
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海洋经济效率评价是城市规划海洋资源投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据。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方法,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17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效率。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的效率都是不断提高的,技术进步的有效变动是带动海洋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其次,一些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着纯技术无效或者纯规模无效,而另一些沿海城市纯技术与纯规模均无效,最终导致综合运行效率欠佳。文章最后针对评价结果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范斐孙才志张耀光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圈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关系分析被引量:52
2010年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在科学建立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耦合协调度总体呈递增趋势,水资源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逐渐减小,向高水平耦合阶段过渡;在空间序列上,6个城市呈现高水平高度协调耦合、高水平中度协调耦合和磨合时期中度协调耦合3种类型。同时,该区域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度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
李娜孙才志范斐
关键词:水资源城市化耦合协调度沿海经济带
基于NRCA模型的辽宁省水资源利用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根据辽宁省14个城市1997—2006年相关数据,运用比较优势原理,采用NRCA模型,计算各城市水资源利用的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益优势指数,进而加权合成各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度。应用聚类分析法将14个城市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时空分异分析,揭示了影响辽宁省各区域生产用水比较优势的驱动因素,即为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以及用水效率;影响生活用水比较优势的驱动因素为城市化率。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灌溉用水优势区域为辽西北区;林牧渔业用水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及牧草地发达区;工业用水优势区域为辽中南地区。研究成果可为辽宁省水资源科学配置提供参考。
孙才志孙语桐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比较优势
我国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被引量:39
2010年
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制约因素,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用水效率。根据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年到2006年的相关数据,选择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以及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等作为输入指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输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规模冗余率,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技术冗余率,进而计算出用水相对效率,并对用水相对效率在时空上的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研究了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孙才志谢巍姜楠陈丽新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时空分异
辽宁省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估算与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对辽宁省14个城市1998—2008年11年间的用水边际效益进行了估算。采用fuzzy isodata方法根据用水边际效益对14个城市进行聚类,通过聚类中心分析了辽宁省用水边际效益的时间差异,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用水边际效益是在不断的增长,显示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稀缺性在加大,其资源价值在不断提高;借助锡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辽宁省1998—2008年11年间东中西三大地带用水边际效益的空间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差异主要原因,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差异都呈缩小态势,并逐渐收敛趋同。该结果对辽宁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孙才志杨新岩王雪妮于振亮
关键词:生产函数锡尔指数
基于WOE法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硝酸盐氮特殊脆弱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分析影响下辽河平原地区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因子,建立基于GIS平台的预测因子图层数据库,利用Arc-Wofe系统进行证据权重法模拟预测,对下辽河平原区地下水硝酸盐氮特殊脆弱性进行研究,得到硝酸盐氮浓度后验概率分布图。从预测结果看,后验概率高或较高的地区正是硝酸盐氮浓度已经比较高的地区或预测的硝酸盐氮浓度高值区;并通过多种途径检验了研究结果的客观合理性。
孙才志王言鑫
关键词:地下水脆弱性证据权重法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在时间上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空间上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用水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关系。在加强配置工程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用水结构,重点加强海水利用及水质保护力度,从而缓解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孙才志李娜
关键词:水文学水资源承载力PSR模型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设计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分别从时空两个角度辨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压力高度相关,研究期内用电压力指数、能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度最高,且辽宁沿海经济带各沿海城市的资源环境分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呈现相同的关联排序。
范斐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资源环境压力灰色关联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