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147)

作品数:19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立新钱腾达王希陆晓诚郑金玉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5篇重编程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细胞
  • 4篇星形
  • 4篇星形胶质
  • 4篇星形胶质细胞
  • 4篇细胞移植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3篇再程序化
  • 3篇脂肪干细胞
  • 3篇神经细胞
  • 3篇神经元
  • 3篇手术
  • 3篇细胞重编程
  • 3篇脑损伤
  • 3篇分化
  • 2篇信号

机构

  • 14篇江苏省人民医...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大学
  • 2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邹城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安徽省黄山市...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作者

  • 14篇李立新
  • 4篇钱腾达
  • 4篇王希
  • 3篇陆晓诚
  • 2篇代学良
  • 2篇郑金玉
  • 2篇黄保胜
  • 2篇张波
  • 2篇李立新
  • 2篇张开鑫
  • 2篇石晶
  • 1篇魏增华
  • 1篇郝怀勇
  • 1篇贺敏敏
  • 1篇李凯
  • 1篇陈功
  • 1篇魏栋
  • 1篇陶轶
  • 1篇余万
  • 1篇杨坤

传媒

  • 7篇临床神经外科...
  • 4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的制备及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制备并在体外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方法在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来源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随后将提纯、鉴定过的第三代星形胶质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皿中,并分为A、B、C 3组。其中A组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介导neurogenin2(Ngn2)基因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制备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B组为带有GFP基因的空载体病毒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C组为未进行慢病毒介导基因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基因1周后加入含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15 d,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以及定向神经元分化的差异。结果 A组星形胶质细胞转基因后再诱导15 d,很大部分细胞形态呈神经元样改变,胞体呈梭形或椭圆形,有多个突起伸出且突起较长,表达神经元核蛋白(Neu N)、神经丝蛋白(NF)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比例大大提高,相比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组与C组神经元分化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Ngn2基因体外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可制备出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后具有更强的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能力。
钱腾达张斌刘彦李立新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分化再程序化
创伤性脑损伤UCH-L1水平与损伤程度、病情变化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60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中度脑损伤组(30例1和重度脑损伤组(30例),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于伤后12h、24h、2d、3d、5d应用ELISA法检测3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中UCH-L1含量,分析UCH-L1含量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中、重度脑损伤组患者伤后12h、24h、2d、3d血清UCH.L1浓度高于对照组。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12h、24h、2d、3d时血清UCH—L1浓度高于中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脑损伤组患者血清UCH-L1水平于伤后12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于伤后5d降至对照组水平;而重度脑损伤组患者血清UCH-L1水平于伤后12h达第1次高峰,此后降低,并于伤后3d再次升高至第2次高峰后下降,5d时降至对照组水平。脑损伤患者UCH-L1水平的变化与影像学表现密切相关,并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r=-0.412,P=0.030)。结论创伤性脑损伤血清UCH-L1水平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郑金玉齐亮韩辉嵇春妹沈霖李立新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生物学标记物预后
再程序化脂肪干细胞体外定向神经分化效率和机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再程序化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定向神经分化的效率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ADSCs并纯化、鉴定,将第3代ADSCs分为三组:未进行慢病毒介导基因转染ADSCs组(空白组);不含神经元生成素-2(neurogenin-2,Ngn2)基因慢病毒空载体转染ADSCs组(空病毒组);慢病毒载体介导Ngn2基因转染ADSCs组(Ngn2组);各组细胞均用含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培养基诱导15d。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uN)阳性表达以观察神经元分化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Mash1、Hes1、Dll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探索分化机制。结果诱导培养基诱导15d后,Ngn2组、空病毒组、空白组阳性表达NeuN分别为90.12%、45.34%、40.2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gn2组Dl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病毒组和空白组(P〈0.01),Mashl、Hes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病毒组和空白组(P〈0.01);空病毒组和空白组Dll1、Mash1和Hes1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程序化ADSCs诱导后神经元分化的比例较单纯ADSCs提高近99%,再程序化ADSCs定向分化神经元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Dll1蛋白水平,同时下调Mash1、Hes1蛋白水平,抑制notch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定向神经分化。
钱腾达代学良陆晓诚陶轶李立新
关键词:脂肪组织干细胞神经元再程序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抑制剂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联合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分为5组,分别设为sham组、1%二甲基亚砜(DMSO)组、AG490组、BMSCs+1%DMSO移植组、BMSCs+AG490移植组。移植治疗后24h,Westernblot检测脑缺血再灌后磷酸化STAT3、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区细胞凋亡水平。移植治疗后分别于3、7、14d对每组大鼠进行神经缺陷症状评分,14d后处死大鼠,氯化三苯四唑(Trc)法染色后计算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称量脑含水量。结果ACA90可以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STAT3的磷酸化水平,并且降低脑梗死相关炎性分子TNF.仅的表达。BMSCs+AG490移植组中大鼠脑缺血区细胞凋亡、脑梗死体积[(12.31±6.24)%]及脑含水量[(77.55±0.53)%]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P〈0.05),移植14d后BMSCs+AG490移植治疗组中大鼠Bederson神经缺陷症状评分为(1.63±n35)分,较其他各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BMSCs联合ACA90移植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协同神经保护作用。
魏增华郝怀勇贺敏敏李永涛李立新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凝血功能障碍自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策略探讨
2018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血肿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自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例凝血功能障碍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临床表现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血小板计数等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轻度凝血功能异常16例,重度凝血异常4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均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轻度凝血功能异常患者,15例在术后未出现迟发性血肿并且恢复良好,1例处于植物生存状态;而重度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均出现迟发性血肿,3例处于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结论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及时输成份血,可改善预后。
钱腾达钱春生张斌何云文李益欢李立新
关键词:脑出血凝血障碍手术策略输血
Ngn2促进皮肤干细胞神经分化的电生理学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Ngn2基因转染皮肤干细胞(SKPs)促进神经分化的电生理学机制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SKPs并纯化、鉴定。构建包装含Ngn2基因并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病毒载体。将SKPs分3组:Ngn2组为包装有Ngn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的SKps,空病毒组为未包装任何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的SKps,空白对照组为未经慢病毒转染的SKps,各组6皿。诱导液诱导14 d,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SKPs的电生理活动;Wetern Blot检测各组SKps钠离子通道相关蛋白Nav1.3及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Hes1和Dll1表达水平。结果:诱导14 d后,Ngn2组SKPs出现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电流,而其他2组SKPs均未引出钠离子通道电流;Ngn2组SKPs的Nav1.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P<0.01);Ngn2组SKPs Dll1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Ngn2基因促使SKPs表达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代学良孙秀海李立新王芳王法钊李涛
关键词:皮肤干细胞神经分化电生理钠离子通道NOTCH信号通路
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对大鼠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落体撞击法使大鼠左顶叶形成局部性脑挫裂伤。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脑损伤组(n=30)和GM1组(n=30),分别在造模给药后3、7、14、28、56、168 h时,每次各组随机选取5只(假手术组为1只),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Bcl-2、Bax的蛋白表达以及PARP降解情况,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脑损伤组各时间点Bax、Bcl-2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1组各时间点Bax、Bcl-2蛋白表达与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M1组在14 h后Bax、Bcl-2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Bax/Bcl-2比值有所下降,在14 h下降最为明显。脑损伤组PARP降解及细胞凋亡率在各时间点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GM1组PARP降解在28、56、168 h显著低于脑损伤组(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在各时间点显著低于脑损伤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GM1能够降低急性脑损伤大鼠Bax/Bcl-2比值,同时PARP降解缓解,凋亡细胞减少。
张波戚利坤李立新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急性脑损伤细胞凋亡
荧光介孔硅包覆铁氧化物神经干细胞标记研究
2014年
目的以介孔硅包覆磁颗粒M-MS 50与SHU-555A对比,标记永生化神经干细胞C17.2。方法采用了核磁共振,普鲁士蓝染色,流式细胞仪,原子发射光谱,弛豫仪等一系列检测手段,测定细胞对磁颗粒的吞腹量,磁颗粒对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在细胞内的代谢情况,选择细胞标记的最优条件。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对荧光介孔硅包覆铁氧化物的吞噬行为实验结果来看,随着孵育时间增长,SHU-555A和M-MS 50都更多的被C17.2神经干细胞所吞噬,这表现出细胞标记的时间依赖性。而M-MS 50在较短时间内便可以对细胞有一定的标记率。在标记神经干细胞的MRI和ICP-OES定量分析中可以得出,C17.2神经干细胞对SHU-555A和M-MS 50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SHU-555A和M-MS 50与C17.2细胞孵育,都存在标记率随时间梯度和浓度梯度的增加而提高,直到平衡这一现象。而通过荧光介孔硅包覆铁氧化物细胞内分布和代谢研究,发现随着标记时间的增长和标记浓度的增加,C17.2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率逐渐增加;磁颗粒有没有从细胞中代谢出来,并且在培养多长时间之后,细胞对M-MS 50的代谢达到平衡。结论介孔硅包覆氧化铁纳米颗粒M-MS 50在标记神经干细胞C17.2上相对SHU-555A有较明显的优势,而其多功能,特殊的介孔结构,又为以后进一步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M-MS 50能够有效地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提高弛豫信号强度,是一种非常优越的造影剂。
张波戚利坤李立新
关键词:核磁共振神经干细胞
新生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
2019年
目的研究改良体外小胶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及效果。传统法存在动物用量大、成本高且细胞培养时间长等局限。方法结合消化试剂组合和手摇震荡法培养分离小胶质细胞;同时采用Iba-1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和纯度分析,台盼蓝染料法进行活力检测以及脂多糖刺激比较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结果改良法可在4 d内稳定获得小胶质细胞> 1. 0×10~6个/60 mm培养皿,纯度≥98%,活力> 98%,较传统法在动物用量、总成本和培养时间分别减少了2、3. 2、1. 5倍。结论改良法可减少动物用量、降低成本,缩短细胞培养时间;为研究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建立了一种稳定、简便、高效的细胞模型。
钱凯唐琳俊王希杨坤张开鑫钱腾达马涛石晶李立新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新生大鼠
显微镜及神经内镜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垂体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对比显微镜经鼻蝶手术与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共计114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45)。观察组应用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则应用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之间的肿瘤全切除率、手术前后激素水平下降程度、原发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观察组(P <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全切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肿瘤术后出现并发症率(5.8%)略低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原发症状改善率(92.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内泌乳素、生长激素均低于手术前(P <0.05),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术后较术前平均值两组均降低,但因样本略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术后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垂体瘤患者,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效果较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效果要更好,在全切除率、激素下降水平与显微镜手术相仿的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原发症状改善率较显微镜手术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赵浥王希魏栋陈功李立新
关键词:垂体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