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

作品数:8 被引量:140H指数:6
相关作者:李金才魏凤珍沈学善屈会娟谢家琦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4篇冬小麦
  • 2篇穗型
  • 2篇种植密度
  • 2篇茎秆
  • 2篇抗倒
  • 2篇抗倒性
  • 2篇抗倒性能
  • 2篇播期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效率
  • 1篇氮素同化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淀粉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冬小麦品种
  • 1篇性状
  • 1篇营养

机构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李金才
  • 7篇魏凤珍
  • 5篇屈会娟
  • 5篇沈学善
  • 3篇谢家琦
  • 2篇张一
  • 2篇王成雨
  • 1篇郅胜军
  • 1篇李如意
  • 1篇杨丽敏
  • 1篇马慧慧
  • 1篇刘莉
  • 1篇李雪玉洁
  • 1篇程威龙
  • 1篇吴昊
  • 1篇于绍凤
  • 1篇廖晓芬
  • 1篇王梁
  • 1篇孟佳佳
  • 1篇沈雨民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6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穗位与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被引量:63
2009年
利用重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中间型品种周麦18,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结实粒数与粒重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及不同粒位粒重均随着小穗位自基部至顶部呈先增后降的二次曲线变化;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穗部籽粒的分布差异显著,主茎穗的结实特性及粒重均优于分蘖穗;随着播种密度的下降,穗部结实特性和粒重有优化的趋势,重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对密度的反应更为敏感,中间型品种周麦18小穗位和粒位对播种密度的调节效应较强;不同部位小穗粒重因结实粒数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粒位效应,下部和中部小穗位的第2粒位粒重较大,而位于上部和顶部小穗位第1粒位粒重较大,第3粒位粒重次于第1和第2粒位,第4粒位粒重最小。在小麦栽培中,应在保证主茎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蘖穗的比例。并在保证结实粒数的基础上提高粒重,尤其是下部小穗的结实粒数和粒重。同时,在保证第1、2粒位粒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第3、4粒位的粒重潜力,可以使小麦实现高产稳产。
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李如意魏凤珍张一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密度穗型粒位
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周麦18碳氮转运、籽粒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品种周麦18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各密度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随播种密度降低而增加(150×10^4株/hm2〉225×10^4株/hm2〉300×10^4株/hm2),晚播相应降低了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及穗部积累量。正常播期低密度(150×10^4株/hm2)和晚播中等密度(225×10^4株/hm2)提高了成熟期营养器官总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加了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总转运量及其对籽粒重的贡献率。正常播期中低密度(150×10^4株/hm2和225×10^4株/hm2)和晚播中高密度(225×10^4株/hm2和300×10^4株/hm2)处理相应提高了籽粒淀粉、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及籽粒产量,保证了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因此,晚播小麦通过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可以改善植株的碳氮代谢状况,提高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偏多穗型晚播小麦兼顾高产和优质的正常播期和晚播小麦适宜播种密度分别为:150~25×10^4株/hm2、225~300×10^4株/hm2。
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王成雨郅胜军
关键词:种植密度播期淀粉蛋白质
太和县夏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性状和适应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5个夏玉米新品种在太和县的产量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安隆4号和鲁单981较对照郑单958植株高大,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较高,叶片的功能期较长,籽粒灌浆期较对照延长5~7天,单稳重增加56.0~76.8g,籽粒产量增加13.11%~20.58%。安隆4号对玉米大、小叶斑病、锈病和螟虫等抗性优势明显;蠡玉16号和鲁单981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对玉米锈病具有显著抗性;中科11号轻感锈病,滑单986严重感染锈病,影响籽粒产量。在太和县生态环境条件下,安隆4号和鲁单981的综合抗性较好,增产潜力较大,应大面积推广种植。
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魏凤珍刘莉孟佳佳李雪玉洁
关键词:产量性状适应性夏玉米新品种
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同化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晚播小麦氮素同化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重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为材料,在晚播期(10-24—10-26)设低(150万株/hm^2)、中(225万株/hm^2)、高(30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进行了2年大田试验。传统播期(10-10—10-12)为对照。结果表明,晚播小麦旗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单茎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转移氮素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以及植株的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吸收效率均提高,而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降低。对照播期的低、中密度处理的氮代谢酶活性、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较高,而晚播处理则以中、高密度处理较高。不同播期的中密度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和籽粒产量高于其他2个密度处理。因此,晚播条件下兰考矮早八兼顾高产和高效利用氮素的适宜播种密度为225~300万株/hm^2。
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魏凤珍王成雨
关键词:晚播冬小麦氮素氮素利用效率
花后渍水逆境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磷钾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盆栽模拟渍水逆境试验方法,研究了花后渍水逆境对不同耐渍性小麦品种产量及N、P、K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渍水逆境显著降低不同小麦品种粒重和籽粒产量,影响N、P、K吸收、运转和分配,降低根系、茎鞘、功能叶片、籽粒N、P、K积累量,而对N、P、K素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的影响各异,渍水逆境导致根系、功能叶片N、P积累量占单株总积累量的比例下降,茎鞘和籽粒所占比例上升;而对K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因此,基肥中施足P、K肥和拔节孕穗期及时追施速效N肥,对于减轻花后小麦渍害,提高受渍小麦粒重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谢家琦李金才魏凤珍
关键词:冬小麦渍水逆境NP
江淮平原小麦主栽品种茎秆抗倒性能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以江淮平原8个小麦主栽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品种的茎秆抗倒性能及其产量。结果表明,烟农19,郑麦004,平安6号和周麦22在全生育期内未发生倒伏,偃展4110,新麦18和皖麦50在乳熟期发生1级(茎秆与地面夹角为75°~45°)轻微倒伏,而皖麦19在乳熟期发生2级(茎秆与地面夹角为45°~20°)倒伏,倒伏率为17.62%。皖麦19的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及其干物质输出率均高于未倒伏品种和轻微倒伏品种,不利于其抗倒伏。烟农19的株高和重心高度适中,基部节间机械强度较大,干物质在乳熟前输出较慢,乳熟后迅速分解输出,有利于茎秆抗倒和产量提高。因此,得出江淮平原兼顾高产和抗倒的小麦品种为烟农19和周麦22。
谢家琦李金才魏凤珍吴昊于绍凤王梁马慧慧沈雨民
关键词:小麦茎秆抗倒
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为冬小麦高产抗倒栽培及育种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选用3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分析其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结果]结果表明,重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茎秆基部节间特征较好,符合抗倒株型的形态指标,但是个体的健壮弥补不了群体的不足,因此产量不高;中间型品种周麦18节间充实度高、机械强度大,因而有一定抗倒能力;多穗型品种豫麦49基部节间特性及其抗倒能力居中,但是群体较大,弥补了个体的不足,因而产量较高。[结论]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只要群体适宜,都有一定的抗倒伏能力且获得高产。
谢家琦李金才魏凤珍金男男廖晓芬杨丽敏张振环程威龙
关键词:穗型冬小麦茎秆抗倒
播期与密度对33°N线旱茬麦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为33°N旱茬麦丰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成穗数呈下降趋势。在同一播期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随密度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播期为10月8日和10月15日的穗粒数明显低于播期为10月22日和10月22日。播期为10月22日时小麦千粒重最高,10月22日和11月5日次之。播期为10月22日的产量最高;其次为10月15日和10月29日;播期为11月5日时产量最低。[结论]播期为10月22日,密度为300万株/hm2时,33°N旱茬麦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张一陈献营李金才屈会娟沈学善
关键词:播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