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30230)

作品数:116 被引量:657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志刚冉海涛许川山李攀郑元义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4篇超声
  • 49篇造影
  • 47篇造影剂
  • 45篇微泡
  • 27篇超声微泡
  • 24篇细胞
  • 19篇超声造影
  • 17篇肿瘤
  • 17篇超声检查
  • 17篇超声造影剂
  • 16篇血管
  • 15篇微泡造影剂
  • 15篇基因
  • 14篇靶向
  • 14篇超声微泡造影...
  • 13篇介导
  • 9篇转染
  • 8篇视网膜
  • 7篇体外
  • 7篇缺血

机构

  • 91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86篇王志刚
  • 35篇冉海涛
  • 34篇许川山
  • 20篇杨春江
  • 20篇李攀
  • 19篇郑元义
  • 19篇张群霞
  • 15篇李兴升
  • 11篇景香香
  • 10篇彭晓琼
  • 9篇任红
  • 9篇伍星
  • 9篇任建丽
  • 9篇张勇
  • 8篇汪朝霞
  • 8篇李晓东
  • 7篇康娟
  • 5篇陈松
  • 5篇刘苏
  • 4篇苏琳

传媒

  • 3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9篇中华超声影像...
  • 15篇临床超声医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激光杂志
  • 2篇2006’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Chines...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5篇2009
  • 19篇2008
  • 19篇2007
  • 21篇2006
  • 15篇2005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发展,其在诊断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巧冉海涛
关键词:动脉硬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
2007年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促有丝分裂、细胞移动、形态学发生和血管形成、抗细胞凋亡、抗纤维化等,对心血管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任建丽王志刚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心血管疾病血管内皮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007年
目的: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在HGF两端设计并合成分别带有Sac I和BamH I两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对pcDNA3.0-HGF载体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目的基因与pMD18-T载体相连,并转化大肠肝菌,进行菌落PCR、酶切分析和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用Sac I和BamH I将目的片段用双酶切切下后,纯化提取凝胶中的目的DNA片断,然后插入pIRES-EGFP相应的酶切位点,构建pIRES-EGFP/HGF真核表达载体并再进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至人脐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在细胞内的表达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GF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克隆载体内的目的片段序列与GENE BANK上报道的HGF基因序列完全一致。pIRES-EGFP/HGF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转染后的细胞有荧光出现。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HGF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EGFP和HGF真核共表达载体并可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
李兴升王志刚苏琳任建丽杨春江郑元义冉海涛李攀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血管内皮细胞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PEDF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效率及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效果。方法氩绿激光对Long-Evans大鼠视网膜进行光凝建造CNV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CNV大鼠分为2组:①空白组,②超声辐照微泡转染组。于转染后14d,分别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RT-PCR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转染后14天超声微泡能介导PEDF质粒对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转染,并且对CNV有抑制作用。结论利用一定能量的超声击碎携带PEDF质粒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地提高PEDF质粒在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转染效率,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抑制作用。
廖沁周希瑗王志刚李佳
关键词:造影剂
超声微泡介导VEGF基因治疗下肢血管闭塞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 探讨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VEGF基因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 将30 只大白兔左股动脉结扎后随机分为3组: A组采用局部注射VEGF质粒DNA; B组采用局部注射VEGF质粒与超声微泡造影剂的混合物;C组作为对照。于治疗后4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侧支循环建立和血管新生。结果 DSA可见用超声破坏微泡后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较好,新生血管较多;单纯局部注射质粒可促进部分血管新生,而对照组的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较少。各组免疫组化所测血管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超声微泡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可促进缺血骨骼肌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张群霞王志刚冉海涛孙建明赵建农郭大静宋烈军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
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聚集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造影剂,并研究其体外基本特性及聚集后增强超声显影性能。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检测一般理化性质,再制备生物素化微球,以空白微球为对照组,分别在加入亲和素前后,观察体外聚集情况及超声显影效果,并用DFY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统计软件计算、比较超声图像平均灰度值。结果所制备的液态氟碳脂质微球为外观呈乳白色的混悬液,镜下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一,性质稳定,粒径(171.9±91.0)nm;制备的生物素化微球在加入亲和素后聚集成团状,并可增强超声显影,经DFY软件分析,加入亲和素前后超声图像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制备出稳定的纳米液态氟碳脂质超声造影剂,并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证明了该微球具有聚集后增强超声显影性能。
陈松康娟王志刚李攀伍星许川山
关键词:纳米液态氟碳超声造影剂
载10-羟基喜树碱脂质超声微泡的处方制备及一般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载10-羟基喜树碱(HCPT)脂质超声微泡的处方制备工艺,筛选出最佳处方制备载药微泡,研究微泡的一般特性及显影效果,并检测微泡的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方法以机械振荡法制备载HCPT脂质超声微泡;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泡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并观察微泡的外观和分布情况;以马尔文激光粒径测量仪测量微泡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观察并比较微泡经^(60)Co射线灭菌前后其外观、形态、平均粒径和包封率的改变;并观察微泡在兔肝脏的增强显影效果。结果以最佳处方制备的载10-羟基喜树碱(2mg)微泡的药物包封率为86.70%,载药量为21.70%;浓度为(3.07±0.58)×109/ml,粒径范围为(1.10±0.20)μm,平均粒径为1.10μm;Zeta电位为-(3.90±0.80)mV;超声定向辐照微泡后,药物吸光度值明显增加;经^(60)Co射线灭菌后观察微泡形态、平均粒径及包封率无明显变化;静脉注射此载药微泡后,兔肝脏超声显影持续增强。结论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的载HCPT脂质微泡,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分布均匀,体内显影效果好,有望实现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点靶向给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严思静李攀袁佩许川山王志刚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10-羟基喜树碱
穿膜肽TAT的固相合成及体外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以固相合成法合成穿膜肽TAT,并对合成产物进行活性评价。方法采用Nа-芴甲氧羰基(fluorenyl-methyloxyloxycarbonyl,FMOC)作为α-氨基的保护基,以逐个延伸的固相合成法合成穿膜肽TAT。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仪测定其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荧光显微镜观察穿膜肽TAT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pEGFP)质粒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转染效果以评价穿膜肽TAT的生物活性;MTT法检测穿膜肽TAT与质粒DNA复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鉴定所制备穿膜肽TAT的纯度为96.6%,相对分子质量1880。它能够携带质粒DNA穿过细胞膜进行基因转染,并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Fmoc固相肽合成法可以成功地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穿膜肽TAT。
任建丽王志刚张勇李兴升汪朝霞张群霞许川山
关键词:固相多肽合成活性研究
新型液态氟碳纳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显像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制备液态氟碳(perfluorooctylbromide,PFOB)纳米脂质微球并探讨其对大鼠肝脾实质的超声显像效果、安全性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PFOB纳米脂质微球,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形态、分布,用激光粒度和电位分析仪测定微球粒径及表面电位。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微球后行超声显像,同时监测大鼠生命体征变化。肝脾实质为感兴趣区,应用DFY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系统评价造影效果,建立时间一强度曲线。大鼠肝脾冰冻切片探讨微球增强肝脾超声显像的相关机制。结果PFOB微球为实心球形结构,粒径极小且分布均匀;造影后约10S肝实质回声增强,达峰时间约在注射微球后3~4min,持续增强约1h;脾实质较肝实质增强时间更长,效果更显著,第2d仍持续增强;实验过程中大鼠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变化;微球在肝脾组织内大量分布聚集可能是其增强肝脾显影的机制之一。结论PFOB微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超声造影剂,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杨扬王志刚郑元义朱叶锋张勇
关键词:微气泡氟碳化合物纳米复合物
肿瘤靶向声学造影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构想被引量:6
2005年
抗体偶联声学造影剂介导的靶向超声显像是新近发展起来的靶向诊断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目前肿瘤靶向声学造影剂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构建新型靶向声学造影剂的新设想。
许川山王志刚杨春江伍星冉海涛王智彪
关键词:造影剂超声检查肿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