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08C019)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才训李春艳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小说
  • 2篇红楼
  • 2篇红楼梦
  • 2篇《红楼梦》
  • 1篇弟子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描写
  • 1篇叙事
  • 1篇叙事谋略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构思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小说
  • 1篇沈亚之
  • 1篇审美效应
  • 1篇素材
  • 1篇素材来源
  • 1篇唐代
  • 1篇唐代小说
  • 1篇文学

机构

  • 5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陈才训
  • 1篇李春艳

传媒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殷都学刊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春秋笔法”与唐代小说叙事谋略探微
2009年
唐代尚史之风弥漫于文坛,造就了小说家特定的知识结构,从而赋予他们以突出的"史才";而许多唐代小说又多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密切相联,为能自由地抒情言志、寄寓褒贬,于是源于历史叙事传统的"春秋笔法"便成为唐代小说家重要的叙事谋略。"春秋笔法"的内涵为:作者不作论断,而是将自己的主观褒贬暗寓于客观冷静的叙事之中;叙事隐晦深曲,讲究匣剑帏灯、旁敲侧击。此二法在唐代小说中得到了充分显示。
李春艳陈才训
关键词:春秋笔法唐代小说叙事谋略
《型世言》第三回素材来源新说被引量:1
2009年
陆人龙《型世言》第三回《悍妇计去孀姑孝子生还老母》,取材于宋懋澄《九籥别集》"稗"类中的《吴中孝子》,而非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卷五之《金潮》。但《悍妇计去孀姑孝子生还老母》的篇幅比《吴中孝子》扩大了十倍多,情节结构之针线更加细密,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虽然两篇小说素材相同,但由于陆人龙、宋懋澄二人抱有不同的写作目的,于是他们便赋予各自作品以不同的艺术构思,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白话小说作家对文言小说的学习与接受。
陈才训
关键词:素材来源写作目的艺术构思
古文风貌与楚调悲歌——论沈亚之的文学素养与其小说创作之关系
2009年
沈亚之的传奇小说所显示出来的独特思想倾向、艺术风貌与其特定的文学素养不可分。作为韩门弟子,沈亚之曾游于韩愈门下十余载,这使他继承了其文学导师韩愈的文学观念:其传奇小说创作显示出明显的史家褒贬心态,这是对韩愈文以载道创作观的践行;其传奇小说所显示出来的"怪媚"风格,与其长期沾溉韩愈奇崛文风及与追随韩愈的李贺、贾岛等文学之友的交往密切相关;他反对绮言声病的骈俪文风而以古文笔法从事小说创作,是对韩愈古文理论的响应。作为"吴兴才人",他"工于情语",以诗性思维进行小说创作,特别是对楚辞"以悲为美"之审美趣味的浸染,使他的传奇小说尽显楚风余韵。
陈才训
关键词:沈亚之文学素养小说创作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诗学素养被引量:2
2011年
从其朋辈的赞誉及《红楼梦》自身来看,曹雪芹具有深厚的诗学素养,这恰促成了他借小说以"传诗"的创作意识。具体而言,曹雪芹常常借小说人物之口来表达他的诗学见解,并通过他们的诗歌创作来践行其诗歌理论主张,可以说良好的诗学素养已成为曹雪芹小说创作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曹雪芹对《沧浪诗话》、《原诗》等诗歌理论著作及《唐诗品汇》、《后村千家诗》及《千家诗》等诗歌选本的深入研读与借鉴。同时,他对唐寅的诗作也不乏借鉴之处。
陈才训
关键词:《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心理描写及其审美效应被引量:1
2009年
与其他章回小说比较而言,《红楼梦》中的直白式心理描写较多,然而在经史教育的产物——"实录"观念的指导下,曹雪芹对直白式心理描写仍心存顾虑,而多以人物外在言行来间接暗示人物心理,因而相对于《红楼梦》这一人物众多、篇幅宏大的长篇巨制来说,非情节性的直白式心理描写仍显得十分不足。这种以言行来暗示人物心理的间接心理描写方式,虽然可以因其含蓄蕴藉而给读者提供审美创造的自由空间,但是直白式心理描写的缺失,也使读者无从直接获知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而只能通过人物言行的暗示来作出种种揣测,从而造成对人物形象解读的差异;同时,缺少直接心理流程的描写,也影响到对人物性格的认知。
陈才训
依经傍史,发挥演绎——中国古典小说孔门弟子形象塑造摭谈
2009年
长期的经史教育造就了中国古典小说作家特定的知识结构,他们通过在古典小说中塑造孔门弟子形象,从而实现对儒家经典中所蕴含思想观念的形象演绎,这在子路、颜渊、曾参等孔门弟子形象的塑造中得到充分显示。这些小说之所以大致不乖于儒家旨趣和历史事实,正是小说家在其特定知识结构指导下依傍经史、发挥演绎之叙事谋略的体现;同时,孔门弟子形象塑造中所显示的发挥演绎色彩,也与当时以传闻为小说的文学观念密切相关。
陈才训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孔门弟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