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9235)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海枫周秋景张国新张建华杨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止水
  • 1篇枢纽工程
  • 1篇水利
  • 1篇水利枢纽
  • 1篇水利枢纽工程
  • 1篇水下修补
  • 1篇水闸
  • 1篇峡江水利枢纽
  • 1篇峡江水利枢纽...
  • 1篇泄水
  • 1篇泄水闸
  • 1篇抗滑稳定
  • 1篇拱坝
  • 1篇拱坝施工
  • 1篇干作业
  • 1篇高拱坝
  • 1篇高拱坝施工
  • 1篇坝施工
  • 1篇坝体
  • 1篇坝体变形

机构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江西省水利规...

作者

  • 2篇周秋景
  • 2篇李海枫
  • 1篇刘致彬
  • 1篇赵妍
  • 1篇孙粤琳
  • 1篇鲍志强
  • 1篇杨波
  • 1篇王荣鲁
  • 1篇张国新
  • 1篇柴福鑫
  • 1篇张建华

传媒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特高拱坝施工及初次蓄水期变形回归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特高拱坝施工及初次蓄水期间的变形特点,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初次蓄水坝高因子、初蓄温度因子和初蓄渗流因子,建立了施工及初次蓄水作用下的大坝变形回归模型。通过对某高拱坝初次蓄水期间大坝回归分析可知,新模型拟合精度高,各测点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水压分量、温度分量、坝高分量、初蓄及时效分量变化趋势以及在整个径向位移中所占比例符合实际规律,考虑了施工及初次蓄水期间坝体上升、外界温度影响、坝体自身温度变化、初次蓄水及渗流作用、时效等影响,反映了初蓄期间坝体的变形特性。总之,新的大坝变形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施工及初次蓄水期的各种影响因素,便于分析施工及初次蓄水期坝体的工作性态。
李海枫张国新周秋景
关键词:坝体变形
浮式拱围堰技术及其试验研究
2014年
浮式拱围堰施工技术,是在不放空水库的情况下将拱围堰先围住一部分坝面,创造"干作业"环境进行修补,施工完成后,将拱围堰空腔内的水排出,拱围堰自动升起漂浮在水中,用拖轮牵引到下一个施工单元,充水、下沉、就位、止水和抽干围堰内的积水,又创造出另一个"干作业"环境进行施工。针对满台城大坝冻融破坏最严重部位,建造一空心半圆钢筒围堰。实验结果表明,当两肢拱脚及围堰底部与大坝上游面之间的止水做完之后,抽出围堰内的积水,"干作业"环境形成,可以进行施工。
赵妍柴福鑫孙粤琳王荣鲁刘致彬鲍志强
关键词:止水水下修补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典型泄水闸段抗滑稳定及加固措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Sarma法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12#闸墩段闸基稳定性进行抗滑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现有设计条件下12#闸段抗滑稳定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结合工程特点提出两种加固措施,一是底板加厚方案,二是布置系统锚筋桩方案,经计算,闸基经过加固后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从施工难度考虑,推荐加厚方案作为12#闸墩段抗滑加固方案,但综合考虑施工布置及施工进度影响后,锚筋桩方案也可作为一可行的加固方案。
张建华李海枫周秋景杨波
关键词:泄水闸SARMA法抗滑稳定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