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060511-1-8)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刘金华杨少春葛政俊姚富来毕建福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盆地
  • 5篇油气
  • 4篇储层
  • 3篇凹陷
  • 2篇油气储层
  • 2篇油田
  • 2篇三角洲
  • 2篇苏北盆地
  • 2篇吐哈盆地
  • 2篇曲率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微构造
  • 2篇裂缝
  • 2篇高邮凹陷
  • 2篇辫状河三角洲
  • 2篇彩南油田
  • 2篇成藏
  • 1篇地层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机构

  • 7篇江苏油田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1篇刘金华
  • 7篇杨少春
  • 6篇葛政俊
  • 3篇毕建福
  • 3篇姚富来
  • 2篇钟思瑛
  • 2篇杨柏
  • 2篇张建良
  • 2篇程平
  • 2篇唐建东
  • 2篇陈宁宁
  • 1篇蔡传强
  • 1篇郭智
  • 1篇赵晓东
  • 1篇汪嘉月
  • 1篇奥立德
  • 1篇黄建廷
  • 1篇张世奇
  • 1篇杨彦敏
  • 1篇杨艳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南油田彩003井区小型构造样式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彩南油田彩003井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及综合地层、断层的研究后发现,工区内发育A型阶梯式、B型阶梯式、"y"字型和双"y"字型构造样式;分析工区内构造样式分布规律、应力场认为,4种构造样式是同一断层发育带在不同位置出现的不同构造样式,是由拉张环境下断裂带不同位置的不同应力释放程度形成的。依据工区油气来源和油气运聚规律,在4种构造样式中,储层在断层的封堵下均可形成断鼻油气藏,且因B型阶梯式构造样式内部地层与断层关系的特殊性出现在油气聚集过程中,从而形成断层两侧均发育油气藏的特殊规律。
刘金华杨少春杨柏黄建廷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油气勘探
致密碎屑岩储层构造裂缝微构造曲率预测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在江苏油田庄2断块碎屑岩油气储层构造裂缝分类研究基础上,利用储层构造裂缝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和地层曲率较大区域的规律,提出了利用微构造曲率分布特征对储层构造裂缝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的新方法。具体方法为:将研究层位顶面局部近似为一个球面,可通过计算此面内球体的半径,进而利用公式求取该局部微构造顶面的平均曲率,从而利用曲率大小对裂缝的发育程度进行预测。各类沉积微相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顶面也存在一定的曲率,因而传统的利用储层顶面曲率来预测裂缝的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此提出利用各类沉积微相沉积期相对水平的层面进行微构造研究的新思路,并以庄2断块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例,对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的微裂缝发育进行了预测。
刘金华唐建东钟思瑛程平葛政俊
关键词:油气储层曲率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储层参数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E1f2)储层沉积微相繁杂多样,分布规律复杂,导致储层参数变化快,规律难于把握。针对此问题,研究提出按沉积微相分类讨论储层参数分布规律的方法。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第3亚段(E1f23)1—7小层沉积微相和砂体厚度的变化与展布特征不同,导致储层参数的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发育较多原生补给水道沉积的1—4小层比发育较多改造补给水道沉积的5—7小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均要高。对研究区内发育的滨湖砂坝、滨湖砂滩、原生补给水道和改造补给水道微相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滨湖砂坝和滨湖砂滩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相对稳定,渗透率呈较明显的复合韵律分布模式;原生补给水道渗透率多呈正韵律分布模式;而改造补给水道渗透率多呈反韵律或复合韵律分布模式。储层物性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原生补给水道和砂坝沉积区,低值区则分布于改造补给水道和砂滩等沉积区。
刘金华唐建东钟思瑛程平葛政俊
关键词:储层参数沉积微相金湖凹陷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研究区内11口探井的岩心进行观察分析,结合粒度特征、测井电性特征及地震属性等相关资料,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2种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三间房组底部的红色泥岩段主要发育滨浅湖相;从三间房组S4砂层组到七克台组的中下部均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在三间房组S1—S4砂层组和七克台组Q1—Q2砂层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工区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模式,平原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河漫滩、心滩和河漫沼泽4种沉积微相;前缘亚相分为水下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3种微相。
毕建福刘金华杨艳葛政俊姚富来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中侏罗统吐哈盆地
火成岩油气储层构造裂缝发育程度预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商741断块火成岩取心中裂缝发育特征及该区断裂系统的分析认为,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与断层密切相关,断面率可定量描述断层的发育程度。断面率为断层断面的面积与研究区面积的比值,断面的面积与研究区面积易于测量,进而可以通过对研究区内已知井点的裂缝发育程度与断面率的关系,并依据断面率的分布特征预测裂缝的相对发育程度。依据提出的断面率计算方法,对商741断块沙三中断面率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综合断面率与裂缝发育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内有利的裂缝发育区为研究区北部、西部和东南部的商742—商745井区、商741—商74井区和商747井区的3个区域。
刘景新
关键词:油气储层火成岩断层
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湖泊-三角洲沉积模型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史。据此指出:阜一段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至下而上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呈现出三角洲进积的特点,三角洲前缘亚相在阜一段沉积末期消失;阜二段发育滨浅湖亚相沉积,分为生物滩、鲕粒滩、灰质滩、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有开阔浅湖砂坝和水下隆起区碳酸盐岩滩2种沉积模式。
杨柏杨少春张建良汪嘉月刘金华
关键词:滩坝
火成岩油气储层中构造裂缝的微构造曲率预测法被引量:21
2009年
在理想化微构造模型基础上用微构造计算地层顶面曲率,利用储层微构造的曲率来研究火成岩储层中构造裂缝的分布与预测.以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中的商河油田商741井区沙三中亚段浅层侵入火成岩裂缝储层为例,利用储层裂缝微构造曲率预测法对储层裂缝进行研究,提出了在浅层侵入火成岩中利用曲率变化值来预测裂缝发育程度的曲率预测法的改良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商741井区的应用较为理想,利用缝面比参数法对商741井区沙三中浅层侵入火成岩曲率变化值与裂缝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相关系数R2在0.79以上.
刘金华杨少春陈宁宁赵晓东
关键词:微构造曲率裂缝
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彩003井区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为对我国西部盆地中广泛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特征进行研究,以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为研究对象,对储层矿物特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储层物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岩石碎屑组分、粘土矿物、颗粒磨圆度、分选等方面研究对研究区储层矿物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碎屑组分中不稳定组分(长石+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低;利用孔隙半径平均值、平均孔喉比、孔隙配位数、孔隙均质系数、平均喉道宽度、排替压力等6个参数指标对孔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孔喉特征中等;储层物性分析结果显示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的孔渗变化较大,整体上为中等孔渗储层,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油气储集层。
张建良刘金华杨少春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特征
红台油气田鼻状构造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红台地区油气来源、分布特征、运移通道、油气藏类型及生储盖组合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台2与红台6的油气藏对比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及岩性透镜体油气藏。红台6油气藏发育的鼻状构造脊线为低势区,是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和油气运移的指向与汇聚地点。通过对鼻状构造油气富集规律和条件的研究,认为鼻状构造油气富集的条件除构造因素外,还受生油条件、沉积相带等因素的影响。
刘金华杨少春葛政俊姚富来毕建福
关键词:鼻状构造油气成藏油气藏类型吐哈盆地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前陆盆地可容空间变化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利用川西盆地"安县"运动产生的不整合面,对存在多个地层划分分区的川西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进行了岩性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对比和划分。在具体分析了前陆盆地逆冲断层的幕式活动基础上,提出了前陆盆地中可容空间变化的不统一性,并且进一步在总结Posamentier(1992)利用盆地中构造沉降速度的分带现象将前陆盆地二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前陆盆地可容空间变化带分为四带:消失带、减小带、增加带、产生带。进而从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物源供给和河流平衡剖面迁移四个方面对影响前陆盆地可容空间变化特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河流平衡剖面迁移在前陆盆地中起到比断陷湖盆中更为重要的作用。
刘金华杨少春张世奇毕建福葛政俊
关键词: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可容空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