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325033)

作品数:10 被引量:84H指数:7
相关作者:刘建新张吉鹍王佳堃陈伟健张显东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动物
  • 3篇饲料
  • 3篇体外产气
  • 3篇苜蓿
  • 3篇反刍
  • 3篇反刍动物
  • 2篇稻草
  • 2篇动物饲料
  • 2篇豆粕
  • 2篇玉米秸
  • 2篇玉米秸秆
  • 2篇微生物
  • 2篇瘤胃
  • 2篇秸秆
  • 2篇补饲
  • 2篇产气
  • 1篇氮平衡
  • 1篇淀粉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化

机构

  • 11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9篇刘建新
  • 4篇王佳堃
  • 4篇张吉鹍
  • 3篇陈伟健
  • 2篇张显东
  • 2篇段智勇
  • 2篇茅慧玲
  • 2篇陈小连
  • 1篇叶均安
  • 1篇郭嫣秋
  • 1篇王翀
  • 1篇闫伟杰
  • 1篇阎伟杰

传媒

  • 4篇中国畜牧杂志
  • 2篇中国奶牛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饲料工业
  • 1篇饲料博览(技...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压力传感器产气体系与注射器产气体系24h产气量相互转换模型的验证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研究采用压力传感器产气技术(RPT),实测了稻草、玉米秸分别与不同比例(0、20%、40%、60%、80%与100%)苜蓿(AH)组合在24h的产气量与有机物消化率(OMD),并通过比较实测的OMD与基于注射器体系既有模型所估测的OMD间差异的显著性,来验证RPT体系中24h产气量(GP压)转换为注射器体系中24h产气量(GP注)的关系模型(GP注=1.2628GP压+6.2592)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各组OMD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从OMD指标上验证了注射器体系与RPT体系24h产气量相互转换的关系模型。
张吉鹍刘建新
关键词:体外产气有机物消化率动物饲料
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补饲苜蓿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添补不同比例苜蓿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稻草(RS)与苜蓿(AH)分别以100∶0(AH0)、80∶20(AH20)、60∶40(AH40)、40∶60(AH60)、20∶80(AH80)与0∶100(AH100)的比例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h、24h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A)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1)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2)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张吉鹍刘建新
关键词:稻草苜蓿体外产气
淀粉补饲引起的组合效应对湖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选用36头3.5月龄的生长期湖羊,根据体重分为4组,以稻草为粗饲料,以等量菜籽粕为蛋白补充料,以玉米淀粉为能量补充料,研究淀粉补饲引起的组合效应对湖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组合效应在代谢层次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淀粉补饲,显著提高了湖羊日增重(P<0.05),但日增重不随淀粉的增加而线性升高,过多的淀粉不会带来额外增重;淀粉补饲显著降低血中的尿素氮浓度(P<0.05),提高血糖水平(P<0.05)。上述结果显示,对于生长期的反刍动物,在日粮等氮的情况下,适当的能量补饲会对生长性能产生正组合效应,但过多的能量补饲将会产生负效应;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可以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和沉积,这可能是能量在机体代谢层次发挥正组合效应的主要机理。
张显东陈伟健王佳堃刘建新
关键词:血液生化湖羊
反刍动物饲料组合效应在养分吸收和能量利用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饲料间组合效应是指来自不同饲料来源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及抗营养物质间互作的整体效应。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普遍。组合效应可能发生在消化和组织代谢2个层面上,但是由于组合效应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发生,重点分析了组合效应发生时组织代谢层次上可吸收养分平衡性和能量利用的变化。
陈伟健段智勇阎伟杰刘建新叶均安
关键词:饲料组合效应养分吸收能量利用反刍动物
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0%(AH100)的比例与苜蓿(AH)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24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AS)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①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可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②反刍动物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张吉鹍刘建新
关键词:玉米秸秆苜蓿体外产气
体外法研究氨化处理对稻草发酵特性及其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本试验应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氨化处理对稻草发酵特性及其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氨化处理有效提高稻草粗蛋白含量,降低稻草细胞壁多糖组分,提高稻草潜在产气量、氨态氮浓度、微生物蛋白产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增加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及其酶活。结果表明,氨化处理可以提高瘤胃发酵特性及酶活,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与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从而有效改善稻草的营养价值。
陈伟健王翀王佳堃张显东陈小连刘建新王婷
关键词:氨化处理稻草发酵特性瘤胃微生物
豆粕与纤维型基础料的组合效应研究
2014年
根据前期试验,选择接近零效应的纤维型基础料(淀粉/羊草NDF=1/3)与豆粕按豆粕占0、10%、20%、30%、40%、50%、60%、70%、80%、100%的比例进行组合,利用Menke体外产气法测定每个组合的可消化性,进而评估豆粕和基础料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当豆粕占10%~50%时,按GP24h评定的豆粕与基础料的组合效应值为3.9%~5.5%(P<0.01),在豆粕占30%时,组合效应值最大(5.5%)。而利用综合指标(AEs)评估,发现其评估趋势与GP评估的结果相似,但当豆粕为20%时有最大正效应25.6%。由于AEs比GP评估的更全面,因此认为豆粕在20%时表现出最大正组合效应。且在该比例时,可降解氮和可消化有机物比值为40.2 g/kg,可降解氮转化为微生物氮的效率达82.5%,组合混合物中养分最为平衡,养分有最高的利用率。
茅慧玲闫伟杰王佳堃
关键词:豆粕反刍动物
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瘤胃纤维分解菌定量方法的构建被引量:8
2008年
试验构建了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及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等3种瘤胃纤维分解菌实时荧光绝对定量PCR的标准品及标准曲线,以用于纤维分解菌的定量测定。提取瘤胃微生物总DNA,以各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PCR产物,与pMD18-T Vector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筛选阳性重组质粒,提取含目的片段质粒DNA,通过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根据OD值确定浓度,将梯度稀释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做出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所构建的3条标准曲线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999),并获得了高扩增效率产物(白色瘤胃球菌为101%、黄色瘤胃球菌为98.0%、产琥珀酸丝状杆菌为97.7%),说明成功构建了瘤胃纤维分解菌实时绝对定量PCR的标准品和标准曲线,为定量研究瘤胃纤维分解菌奠定基础。
陈小连王佳堃刘建新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用压力传感器产气技术评定玉米秸秆添补苜蓿的组合效应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研究了玉米秸秆添补不同比例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与100%(AH100)苜蓿(AH)在产气量上的组合效应。各组的组合效应均在24h达到最大值,24h后则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只有AH40组,亦即当苜蓿添加比例占"玉米秸秆-苜蓿"组合的40%时达到显著水准(P<0.05),且以AH40组下降较慢,在48h仍达到显著水准(P<0.05)。就单一的产气指标而言,玉米秸秆添补苜蓿的比例以占整个日粮总量的40%为宜。
张吉鹍刘建新
关键词:体外发酵产气玉米秸秆苜蓿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微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瘤胃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由于这些微生物组成复杂且有些细菌在体外无法培养,目前对这些微生物的了解仍然很少。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瘤胃微生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利用核酸探针、基因序列分析、遗传指纹技术、全细胞杂交和实时定量PCR等技术可以对瘤胃微生物的分类及进化关系、区系结构图、重要酶的表达以及目的微生物的准确定量进行更为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发展和利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研究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微生物与饲料颗粒之间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还能直接在细菌自然生长的环境中对其各种特征进行研究。
段智勇郭嫣秋刘建新
关键词:微生物瘤胃分子生物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