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4020)

作品数:37 被引量:155H指数:8
相关作者:雒建斌袁晓林王永光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清华大学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机械工程
  • 8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化学机械抛光
  • 9篇机械抛光
  • 6篇镀镍
  • 6篇磨损
  • 6篇分子
  • 5篇耐磨
  • 5篇化学镀
  • 5篇CMP
  • 4篇镀层
  • 4篇芯片
  • 4篇化学镀镍
  • 3篇单分子
  • 3篇单分子层
  • 3篇电沉积
  • 3篇电镀
  • 3篇性能研究
  • 3篇数学模型
  • 3篇涂层
  • 3篇脉冲电沉积
  • 3篇磨粒

机构

  • 41篇江南大学
  • 2篇常州轻工职业...
  • 2篇清华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江锦自动...

作者

  • 2篇雒建斌
  • 2篇袁晓林
  • 1篇王永光

传媒

  • 15篇江南大学学报...
  • 6篇润滑与密封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电镀与涂饰
  • 2篇Journa...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棉纺织技术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7篇2008
  • 15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陶瓷涂层/钢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在室温,载荷40,180,320 N和速度100,200,300 r/m in下,对二氧化钛涂层试件与GCr15钢进行了油润滑情况下的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油润滑的条件下,涂层的摩擦性能几乎都有很大的改善,摩擦因数呈下降的趋势,这与载荷所致的接触应力有关;在载荷一定的情况下,摩擦因数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300 r/m in的高速情况下,随着载荷的增大,圆盘的磨损量呈下降的趋势。针对摩擦磨损试验中圆盘磨损量出现的负增长,提出了一种滑动摩擦磨损机制,此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试验中所出现的现象。
马静波李楠刘新佳安伟赵永武
关键词:TIO2耐磨涂层载荷
影响化学镀镍稳定性的因素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氯化钯稳定性实验、镀液稳定常数的测量以及周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镀镍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组成镀液的有效成分都会影响镀液的稳定性,其中络合剂和稳定剂是影响镀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操作条件中,温度、镀液的pH值是影响镀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连续施镀过程中,添加方式决定着镀液的使用寿命.
宋仁军赵永武
关键词:化学镀镀液稳定性稳定剂
纺织机钢丝圈表面类金刚石膜的制备及摩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提高纺织机高速纺纱工况下钢丝圈表面的磨损性能,采用直流等离子气相沉积法在钢丝圈表面制备类金刚石涂层(DLC),采用原位扫描探针显微镜观测涂层表面形貌,测量并计算涂层硬度。结果发现,DLC涂层颗粒粒径约为100 nm,呈岛状聚集分布,硬度约为18 GPa。采用球-盘式摩擦试验机研究DLC涂层在不同载荷(20~100 N)和不同转速(100~600 r/min)条件下的摩擦特性。结果表明,在低载高速的条件下,DLC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特性,符合钢丝圈的实际工况。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涂层的磨损机制,结果发现,在摩擦磨损过程中从薄膜中释放出来的氢和涂层的剪切变形引起了DLC薄膜的石墨化SP^3/SP^2转变,从而降低了摩擦因数和磨损率。
黄冬梅唐海霞赵永武王永光
关键词:DLC微观形貌磨损
化学机械抛光的三体微观接触模型
提出一种新的化学机械抛光(CMP)中软抛光垫的三体非线性微观接触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基于 Sneddon’s 方程理论,而非传统的 Hertz 接触理论.同时,模型中考虑了黏着磨损效应.研究单个磨粒压入软抛光垫的大变形弹性...
王永光白静赵永武顾坚
关键词:化学机械抛光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非晶层粘性流动的机械化学抛光模型被引量:7
2006年
通过分析单个微纳米磨粒滑动接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在典型的机械化学抛光(CMP)过程中芯片表面材料的去除应为表面非晶层物质粘性流动所致的新观点。基于这种机理,应用微观接触力学和磨粒粒度分布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表征CMP过程材料去除速率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引入了一个表征单个磨粒去除芯片表面非晶层能力的比例系数k,k综合反映了磨粒的机械作用、抛光液对芯片表面的化学作用和芯片的材料特性。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该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测定值十分吻合。
蒋建忠赵永武雒建斌
关键词:粘性流动
基于AFM的化学机械抛光磨粒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当前的化学机械抛光(CMP)磨损模型中大多数都缺少微观试验数据的支持。为进步揭示CMP中纳米磨粒对材料表面的磨损机制,提出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模拟CMP中的单个磨粒的试验方案,并验证该模拟试验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AFM探针来模拟CMP过程中单个磨粒对芯片表面的磨损与相互作用的试验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可以通过AFM探针对芯片表面的相互作用与磨损,模拟得出单个磨粒对芯片表面的作用与磨损状况,并可以在此微观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CMP磨损模型。
王春安伟赵永武
脉冲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W合金镀层,在微观形貌上与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得到的镀层进行比较.通过XRD研究了W在镀层中的含量以及对Ni-W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分析了该镀层在油润滑及干摩擦条件下摩擦系数随载荷与速度变化的情况,并与硬铬镀层进行比较.同时,探讨了在油润滑及干摩擦条件下Ni-W合金镀层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Ni-W合金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张鹏赵永武陈广
关键词:脉冲电沉积摩擦磨损机理
化学复合镀Ni–P–PTFE的镀速及镀层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在45#钢上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化学机械抛光、碱性除油、活化、化学镀和干燥。研究了主盐和还原剂质量浓度、pH、温度以及PTFE体积分数对镀速的影响。观察了Ni—P-PTFE镀层的表面形貌,测试了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工艺条件为25g/L硫酸镍、30g/L次磷酸钠、10mL/LPTFE、pH4.6和温度(92±2)℃时,镀速最佳,镀层的摩擦因数在0.16~0.20之间,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王柳斌赵永武
关键词:化学复合镀镀速
SiC强化镍基纳米复合电刷镀层的干摩擦磨损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快速镍和n-SiC/Ni、n-SiC/Ni-W复合镀层,研究了镀层的干摩擦磨损特性,测定了镀层的显微硬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镀层磨痕形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加入可以显著地提高镀层的耐磨性。纳米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而纯镍镀层以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
肖卫东尚勇军刘智渭董远宝赵永武
关键词:碳化硅
机械化学抛光过程单分子层材料吸附去除初理分析及建模
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单个磨粒切削芯片的研究结果,提出一种基于芯片表面氧化膜单分子层吸附去除的 CMP 模型.并基于这种机理,充分考虑了抛光盘的大变形和超弹性特点,应用微观接触力学理论建立一种新的表征机械化学抛光过程中材料去...
蒋建忠赵永武
关键词:单分子层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