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4045)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崔世友喻德跃耿雷跃孟庆长吴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大豆
  • 4篇性状
  • 4篇数量性状
  • 3篇数量性状位点
  • 3篇位点
  • 3篇QTL
  • 1篇低磷
  • 1篇豆苗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片
  • 1篇叶片衰老
  • 1篇生物量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时期
  • 1篇重组自交系
  • 1篇自交
  • 1篇自交系
  • 1篇作物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沿江地区...

作者

  • 6篇崔世友
  • 5篇喻德跃
  • 1篇吴娟娟
  • 1篇孟庆长
  • 1篇陈华涛
  • 1篇耿雷跃

传媒

  • 2篇大豆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作物品种改良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2011年
从遗传、生理基础2个方面对20世纪后50年来的作物品种改良进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特异种质的挖掘、高产育种、作物育种的选择方法以及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的整合等4个方面对未来的作物育种进行了展望。
崔世友吴娟娟陈厚存
关键词:作物
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QTL的定位及其与产量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利用来自波高×南农94-156的151个RI家系检测与4个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累积量、净增量)有关的QTL,并分析其与籽粒产量、表观生物学产量和表观收获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叶绿素累积量有关的QTL位于D1a+Q、F、G、H、L和M连锁群上,每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9%-23.4%。V6和R2期没有检测到2个年份均表达的QTL,而在R4期检测到4个在2个年份均表达的QTL(qccF.1、qccG.2、qccH.1和qccM.1),R6期仅检测到1个QTL(qccH.1)在2个年份均表达,该QTL在R4也表达。与叶绿素含量净增量有关的QTL位于B2和L连锁群上,在V6-R2时期没有检测到与叶绿素净增量有关的QTL,在B2和L连锁群上的两个QTL(qccB2-1.1和qccL.1)在R2-R4和R4-R6时期均表达,qccB2-1.1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4%-9.8%,而qccL.1所解释表型变异达29.5%-31.3%。但这两个QTL在R2-R4和R4-R6时期表达的性质不同,且与2年均表达的籽粒产量QTL共位。这印证了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与籽粒产量间存在的极显著正相关。
崔世友喻德跃
关键词:大豆叶绿素含量数量性状
大豆产量改良中生物量、收获指数的研究及展望被引量:14
2006年
生物量和收获指数是作物产量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状,本文对大豆生物量、收获指数以及与生物量密切相关的光合性状(光合速率、叶面积和光合时间)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并对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前景作了展望。
崔世友喻德跃
关键词:大豆生物量分子标记
大豆苗期耐低磷性及其QTL定位被引量:12
2007年
利用来自波高和南农94-156(耐低磷种质)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SP)BN(151个家系),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与耐低磷有关的性状,并进行耐低磷性状的QTL定位。初步结果表明,不施磷处理的总干重主要由单株磷吸收量决定,而与磷利用效率无关;而单株磷吸收量与根干重、根效率均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磷吸收量变异的76.2%由根效率决定。不施磷处理的根冠比(R/S)显著增加主要是茎干重无显著变化而根干重显著增加所致。在D1b+W、F、G、N和O等5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7个QTL与耐低磷有关。分别可解释所对应性状表型变异的4.8%-17.0%,其中5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亲本波高,2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亲本南农94-156。
崔世友耿雷跃孟庆长喻德跃
关键词:大豆RIL群体数量性状位点耐低磷
大豆光合性状QTL的初步定位被引量:6
2007年
光合速率的提高对大豆产量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波高和南农94-156杂交所构建的RIL群体对4个光合性状QTL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表明,大豆籽粒与光合速率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而4个光合性状间除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外均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分别检测到1、2、1和2个QTL位点与光合速率(O连锁群)、气孔导度(A1和D1b+W连锁群)、胞间CO2浓度(G连锁群)和蒸腾速率(H和M连锁群)有关,相互间均不共位,前3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略低于10%,而后3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0%以上。
崔世友喻德跃
关键词:大豆光合性状
大豆叶片衰老QTL的初步定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叶片衰老是植物的一个发育性状,对植物体内营养再分配与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方法】利用2套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大豆叶片衰老QTL的初步定位,并进行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在C1、D1b+W和O连锁群上检测到3个与大豆叶片衰老有关的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8%~13.7%。除NJ(SP)BN群体熟期与叶片衰老相关程度较低外,两个RIL群体中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株高和熟期与叶片衰老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收获指数与叶片衰老间一个群体为极显著负相关,另一个群体则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大豆育种中,针对延迟叶片衰老选育出的材料有时仅能提高收获指数,这样的材料往往产量潜力不高。
崔世友陈华涛喻德跃
关键词:叶片衰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