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5B33101016)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明昌陆永建何伟文柯炎斌伍健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动脉狭窄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狭窄
  • 3篇基因
  • 3篇基因治疗
  • 2篇血管
  • 2篇手术
  • 2篇出血
  • 2篇BFGF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动脉瘤破裂出...
  • 1篇动脉入路
  • 1篇动脉再狭窄
  • 1篇动物
  • 1篇血管内支架
  • 1篇血管内支架成...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机构

  • 7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李明昌
  • 6篇陆永建
  • 4篇柯炎斌
  • 4篇何伟文
  • 3篇伍健伟
  • 2篇袁忠民
  • 1篇朱建坤
  • 1篇袁玉珍
  • 1篇梁建峰
  • 1篇任天剑
  • 1篇骆惠芬
  • 1篇陈燕
  • 1篇陈华玲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早期神经导航定位血肿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早期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微创血肿碎吸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8例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导航碎吸组(26例)和单纯血肿碎吸对照组(32例);神经导航碎吸组患者,以CT或MRI影像作为导航资料,在神经导航系统的实时监控定位下,采用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将其治疗效果与单纯碎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碎吸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2)d,而对照组为(14±3)d,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神经导航定位血肿碎吸术有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李明昌何伟文伍健伟任天剑陆永建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神经导航血肿碎吸术
携带bFGF-siRNA质粒表达载体的生物降解支架防治兔颈动脉再狭窄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携带bFGF-siRNA质粒表达载体的生物降解支架防治兔颈动脉再狭窄的作用。方法经股动脉入路建立球囊损伤兔颈动脉狭窄模型,实验动物分组后分别植入裸生物降解支架和携带bFGF-siRNA质粒表达载体的生物降解支架,分别以光镜和电镜观察狭窄段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血管中膜和内膜厚度。结果裸支架组和siRNA支架组血管内膜厚度明显较对照组小,且siRNA支架组和裸支架组相比,血管内膜厚度明显减小,但三组之间中膜变化不明显。结论携带bFGF-siRNA质粒表达载体的生物降解支架能有效防治兔颈动脉再狭窄的发生,其具体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的检测。
李明昌袁忠民陆永建柯炎斌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基因治疗
siRNA沉默兔bFGF基因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利用RNAi技术沉默bFGF基因抑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针对兔bFGF基因的mRNA序列合成siRNA,然后构建携带bFGF-siRNA的质粒载体,将其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PCNA的表达变化,同时用RT-PCR检测细胞转染前后bFGF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达bFGF-siRNA的质粒载体转染后VSMC增殖能力减弱,凋亡增加,bFGF的mRNA表达量明显减弱。结论:利用bFGF-siRNA质粒表达载体沉默bFGF基因mRNA能抑制VSMC的增殖。
李明昌袁忠民陆永建柯炎斌
关键词:RNA干扰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治疗
经股动脉入路建立球囊损伤兔颈动脉狭窄模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经股动脉入路制作一种实用、可靠且稳定的颈动脉狭窄模型,用于探讨颈动脉再狭窄的防治。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周组、实验2周组和实验4周组,每组5只,常规喂养。所有动物采用经右侧股动脉入路置入HyperForm球囊,实验组行右颈总动脉定比扩张,对照组行单纯右颈动脉路图显示,术后以普通饮食喂养。实验1、2、4周组实验兔分别于手术后1周、2周和4周处死,并在第4周同时处死对照组兔。右颈动脉分叉近心端1~2cm节段取材送光镜和电镜检查,分别观察血管壁增生情况并计算血管内膜和中膜厚度。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新生内膜厚度呈持续性显著增加(P<0.01),实验2周组与实验1周组比较及实验4周组与实验2周组相比,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1)。各组中膜厚度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股动脉入路用Hyper Form球囊行颈动脉定比扩张能成功地制作一种稳定、简便可靠的颈动脉狭窄动物实验模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是造成PTA术后管腔再狭窄的主要因素。
柯炎斌陆永建李明昌何伟文伍健伟梁建峰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动物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 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病例92例,其中出血后24h内手术47例,24~48h内手术32例,48~72h内手术13例。术前病情分级(按照Hunt-Hess分级)Ⅰ级7例,Ⅱ级18例,Ⅲ级42例,Ⅳ级23例,Ⅳ级2例。92例患者共有110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48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32个,大脑中动脉瘤18个,大脑前动脉瘤12个。对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71例,预后差14例,死亡7例。结论 早期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出血病人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陆永建李明昌何伟文伍健伟朱建坤
关键词: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显微外科手术
30例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0例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加强对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抗凝治疗的护理、围手术期的血压的控制及防止血管痉挛等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袁玉珍骆惠芬陈华玲陈燕何伟文李明昌
关键词:动脉狭窄颅内外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颈动脉狭窄基因治疗
2007年
颈动脉狭窄主要是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高龄所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引起的颈动脉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在美国,脑卒中成为第三大死亡原因。在我国,脑卒中仅次于恶性肿瘤,是城镇居民第二位死因。关于颈动脉狭窄统计数据尚不全面,已有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急性脑梗死中有颅外颈动脉狭窄者占了大约30%至40%。
柯炎斌陆永建李明昌
关键词:颅外颈动脉狭窄基因治疗流行病学资料血栓形成管腔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