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MZ016)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韦丹芳万辅彬黄万稳曾令发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民族大学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稻作
  • 2篇稻作文化
  • 2篇作文
  • 2篇文化
  • 1篇侗语
  • 1篇语族
  • 1篇数字化
  • 1篇铜鼓文化
  • 1篇壮侗语
  • 1篇壮侗语族
  • 1篇文化功能
  • 1篇文化圈
  • 1篇木鼓
  • 1篇进化
  • 1篇科技管理
  • 1篇科学学
  • 1篇活化
  • 1篇技术应用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4篇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韦丹芳
  • 2篇万辅彬
  • 1篇曾令发
  • 1篇黄万稳

传媒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老挝克木鼓的纹饰内涵与稻作文化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实地调查和民族志资料,对老挝克木鼓纹饰的文化内涵进行阐释。认为其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克木人以鼓面光体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由纹饰组成的神圣的求雨空间。正是透过此空间,克木人在农耕生产中建构了其与神灵的沟通。
韦丹芳
关键词:稻作文化
从科学学的角度看传统工艺的发展被引量:6
2007年
从科学学的视角,在研究传统工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从科学学的角度讲,传统工艺发展滞后引发的濒危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工艺所依赖的技术基础本身的问题;二是传统工艺技术应用的社会方面问题;三是产业化的管理和战略发展问题.作者主张用现代的管理模式运作传统工艺产业,技术进化传统工艺制作,以产业化的科学发展战略来消解传统工艺发展面临的困境.
曾令发黄万稳
关键词:科学学科技管理技术应用
铜鼓文化保护理念与基本措施刍议被引量:8
2013年
从国内外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经验来看,保护铜鼓文化应以原生态的保护作为核心的理念,"参与式"保护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其核心思想在于"赋权",使当地群众在其熟悉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地把自己的知识及技能运用到保护项目中。铜鼓文化的有效保护应采取"四化",即数字化、活化、进化和符号化的综合而恰当的措施。
万辅彬韦丹芳
关键词:铜鼓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活化进化符号化
试论铜鼓文化圈被引量:16
2015年
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之一,自春秋时期铜鼓在云南由铜釜脱胎之后,于滇池地区逐渐发展成熟,继而传播到越南和川、渝、黔、桂、粤、琼等地,然后再传播至东南亚诸国。20世纪以来这些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铜鼓,这些地区基本上属于壮侗语族(侗台语族)生活的地区,铜鼓本身寄寓了丰富的稻作文化信息,在各地有着大致相同的社会文化功能,至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活态铜鼓文化。从文化圈的概念研判,上述地区可以看作是铜鼓文化圈,这一文化现象说明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自古以来便有着密切的文化与技术交流。
万辅彬韦丹芳
关键词:文化功能文化圈稻作文化壮侗语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