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003)

作品数:4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余伯阳王园园刘吉华程晓佳吴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转化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发育和产...
  • 1篇水稻
  • 1篇链霉菌
  • 1篇芦丁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吸附
  • 1篇抗血清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活性
  • 1篇黄酮
  • 1篇灰色链霉菌
  • 1篇活性
  • 1篇甲基化
  • 1篇甘草酸二铵

机构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余伯阳
  • 2篇刘吉华
  • 2篇王园园
  • 1篇徐加宽
  • 1篇王余龙
  • 1篇曾华金
  • 1篇程晓佳
  • 1篇董桂春
  • 1篇杨连新
  • 1篇黄建晔
  • 1篇王志强
  • 1篇吴越

传媒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土壤铬含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在盆栽土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号为材料,设置不同土壤铬含量(300、400、600、1 000 mg·kg-1),研究长期铬协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土壤铬含量的增加,水稻主茎总叶数变少、植株变矮、抽穗期延迟。在土壤铬处理中,对水稻主茎总叶数、株高和抽穗期有显著影响的土壤起始浓度分别为1 000、600和 300 mg·kg-1;②土壤铬处理的水稻产量低于对照,且随着土壤铬含量的提高,产量降幅显著增大(r=-0.998 ); ③土壤铬处理后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每穗颖花数减少,其次是千粒重下降,而穗数和结实率无明显变化;④土壤铬处理后每穗颖花数减少主要是由于抽穗期单茎干物重下降所致,而单位干物重形成颖花的能力增加;⑤随着土壤铬含量的增加,水稻生物产量显著下降,经济系数无明显变化。生物产量下降主要与水稻生育前期物质生产能力明显降低有关。
徐加宽王志强杨连新董桂春吴越黄建晔王余龙
关键词:水稻生长发育
灰色链霉菌对芦丁的生物转化及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研究灰色链霉菌对芦丁的生物转化及其产物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变化。方法:用标准马铃薯培养基培养的灰色链霉菌中加入底物后继续培养4天,发酵液经萃取后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产物的结构根据光谱数据予以鉴定。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转化产物对邻苯三酚-鲁米诺-碳酸缓冲液(pH10.2)体系产生的O2·-的清除能力。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代谢产物,分别是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和山柰酚,其中4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比底物芦丁强。结论:此转化过程涉及到3类反应即糖苷水解、甲基化和去羟基化反应,其中苷类的去羟基化反应为首次发现。本研究表明微生物转化是增加天然化合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王园园余伯阳李星程晓佳
关键词:生物转化灰色链霉菌芦丁抗氧化超氧阴离子
Streptomyces griseus ATCC 13273对4种黄酮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研究Streptomyces griseusATCC 13273对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橙皮苷,黄芩苷及木犀草素的生物转化。用标准马铃薯培养基培养的S.griseus中加入底物后继续培养4 d,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后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产物的结构根据光谱数据予以鉴定。有6个转化产物得到分离鉴定,分别是柚皮素-7-O-葡萄糖苷,柚皮素,橙皮素,黄芩素、黄芩素-6-甲氧醚和柯伊利素。结果表明此转化过程中涉及到两类反应即糖苷水解和甲基化反应,S.griseus产生的L-鼠李糖苷酶对底物有特异选择性,β-D-葡萄糖苷酶的选择性不强,甲基转移酶仅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异位点进行甲基化。该研究首次报道S.griseus对黄酮L-鼠李糖苷键和β-D-葡萄糖苷键的水解及对黄酮类化合物特异位点的甲基化。
王园园刘吉华余伯阳
关键词:生物转化甲基化
抗甘草酸二铵抗血清的制备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通过人工抗原的构建,制备抗甘草酸二铵(DG)的特异性抗血清。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DG与牛血清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DG-BSA和包被抗原DG-OVA。用合成的人工抗原免疫家兔,制得抗甘草酸二铵的特异性抗血清,并通过酶联免疫方法(ELISA)对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制备了抗甘草酸二铵的多克隆抗体,获知理想的包被抗原的浓度为200ng/mL,抗血清的工作浓度为1∶10000,雌、雄家兔抗血清的效价分别为1∶51200和1∶25600。结论采用化学反应构建人工抗原的方法,可以制备出针对甘草酸二铵的特异性抗血清,从而为甘草酸二铵的鉴定及体内代谢的免疫学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华金刘吉华余伯阳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抗血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