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60030)
-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4
- 相关作者:罗昕李兮言钟瑛邱妍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美报纸微博出版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通过抽样观察,从结构上的微博矩阵、内容上的时效和类型、互动上的转发评论等指标,考察了中美报纸的微博出版状况,并针对中美报纸微博出版普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 罗昕邱妍
- 关键词:中美报纸
- 媒体网络问政平台的传播效果探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网络问政是政府和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形成特定互动关系的政治沟通过程。为考察这种政治沟通新方式的传播效果,对国内媒体网络问政平台的留言量、回复率、回复质量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媒体网络问政平台在整体效果上处于"很差"到"一般"的状况;在性质类型上以民生服务型为主流,民主参政型相对缺乏;在互动参与上,网民与政府、网民与网民、网民与意见领袖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屏蔽效应"。提高网络问政效果需要包括政府、媒体、网民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合力。
- 罗昕李兮言
- 关键词:网络问政传统媒体
- 微博自组织机制的形成与管理——以某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基于自组织的形成条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日本地震中某谣言在新浪微博中的扩散过程进行考察,发现微博具有自我纠正的功能,其自组织的形成条件和传播方式也遵循自组织的运行规律。微博具有的自组织机制为微博管理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启示。
- 罗昕
- 关键词:谣言自组织管理对策
- 高校在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中的印象管理
- 2013年
- 高校突发事件的微博舆情,具有发布主体多元化、内容传播关联性、议题讨论裂变性、态度倾向对立性的新特征。结合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高校可善用微博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预防性措施,爆发后采取补救性措施,从而有效应对微博舆情。
- 罗昕江雪文麦本发
- 关键词:突发事件高校印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