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无)
-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4
- 相关作者:辛晓平徐丽君吴艳玲刘红梅郭明英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刈割间隔对羊草草甸草原割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研究不同刈割方式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特性的影响,以及土壤呼吸速率与局域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刈割年限土壤含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为1年刈割区>2年刈割区>3年刈割区>对照区,其数值分别为10.12%,9.82%,9.60%,8.73%;天然割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最高值出现在12:00~14:00,不同刈割年限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总体变化趋势对照区>1年刈割区>2年刈割区>3年刈割区;近地面的相对湿度、CO2浓度、大气温度均对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影响,而大气压对其没有影响。
- 郭明英徐丽君杨桂霞刘荣刘红梅吴艳玲辛晓平
- 关键词:羊草草原刈割土壤呼吸速率气象因子
- 不同刈割年限天然草地土壤呼吸特性研究被引量:23
- 2011年
- 通过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测定,研究4种不同刈割方式对天然草地土壤呼吸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草甸草原碳收支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刈割对天然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存在一定影响。4种不同刈割年限的天然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最高值均出现在12:00-14:00之间,对照区最高为4.874 mg.m^-2.h^-1,两年刈割区为4.603 mg.m^-2.h^-1,一年刈割区为4.230 mg.m^-2.h^-1,三年刈割区最低为4.154 mg.m^-2.h^-1;随着刈割年限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呈现降低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酶活性(除脲酶)以及微生物数量在表层(0-10 cm)含量最高(活性最强、数量最多),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活性下降、数量减少)。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结果一致,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则是两年刈割区最高,除脲酶其他3种酶也是两年刈割区酶的活性最强,而脲酶各层酶活性变化不规律。土壤呼吸速率与微生物量碳、氮,蛋白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与脲酶呈负相关。
- 郭明英卫智军徐丽君杨桂霞刘红梅吴艳玲辛晓平
- 关键词:刈割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微生物数量
- 放牧对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受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有机物与C/N等非生物因素,叶面积指数、植物光合作用、植被凋落物、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其中放牧是人类活动中对土壤呼吸影响的主要方式之一,放牧通过对草地土壤的物理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呼吸。本研究具体阐述这些因素变化对土壤呼吸产生的影响,以期为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郭明英卫智军运向军吴艳玲刘红梅李耀辛晓平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放牧土壤呼吸
-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呼吸特性被引量:49
- 2012年
- 通过对呼伦贝尔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测定,研究了3种不同利用方式(围封、放牧和刈割)对天然草地土壤呼吸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酶活性(除脲酶)均表现为草地围封比放牧和刈割呼吸速率高(含量高、活性强);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表现为草地放牧和刈割比围封的含量高(活性强、数量多);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酶活性(除脲酶)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表层(0~10cm)最高(活性最强、数量最多),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活性下降、数量减少)。土壤呼吸速率与微生物量碳、土壤酶活性(除过氧化氢酶)成正相关,与微生物量氮、过氧化氢酶和微生物数量成负相关,其中只与微生物量氮相关性显著,而其余之间均不显著。
- 郭明英朝克图尤金成徐丽君王丽娟贾淑杰辛晓平
- 关键词: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微生物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