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0386)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治王育新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动因
  • 1篇大型国企
  • 1篇形成动因
  • 1篇增长极
  • 1篇战略绩效
  • 1篇台商
  • 1篇台商大陆投资
  • 1篇企业
  • 1篇综合评价
  • 1篇两岸
  • 1篇两岸共同市场
  • 1篇两岸经济
  • 1篇内部控制
  • 1篇经济整合
  • 1篇灰关联
  • 1篇绩效
  • 1篇绩效综合评价
  • 1篇国企
  • 1篇BSC
  • 1篇产业链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王治
  • 1篇王育新

传媒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特区经济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BSC的大企业战略绩效综合评价及其灰色模糊模型被引量:2
2010年
大企业战略绩效的评估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复杂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适合于运用灰色模糊系统理论进行信息处理。文章构造了基于BSC的大企业战略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灰色关联模型。该指标体系和模型对提高我国大企业战略执行力将具有指导意义。
王治
关键词:战略绩效综合评价灰关联
中国大陆台资企业业务整合研究
2009年
随着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20多年的经营扩展与大陆经营环境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大陆台资企业开始进行业务整合。根据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实践,对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业务整合的背景、动因与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王治王育新
关键词:动因
国有大型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为数不多的发动机与主要增长极,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了国有大型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必然趋势。企业国际化理论主要有渐进论和跳跃论,尽管两者都不能令人信服地完整解释企业国际化过程,但对企业的国际化仍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国际化模式主要有"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渐进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跳跃模式两种。
王治
关键词:产业链延伸增长极
大型国企内部控制的形成动因与实施途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调研发现,大型国企内部控制的形成动因主要源于市场竞争、企业领导人重视和国资委的推动。实践中,大型国企内部控制的实施途径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收集与沟通以及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并以中石油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王治
关键词:内部控制形成动因
东亚一体化与两岸经济整合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东亚一体化正加速发展,中国大陆经济的高增长成为了东亚经济增长动力的中心和引擎,中国台湾面临"经济边缘化"危险,两岸经济整合将是中国台湾融入东亚经济的有效途径。在"两岸自由贸易区"、"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两岸共同市场"三种两岸经济整合模式中,"两岸共同市场"理念和机制更具有可行性。
王治
关键词:经济整合
台商大陆投资发展成因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商大陆投资显著增加,投资领域开始偏向于一些规模较大、产业层次较高的制造业。文章从经济规模和经济政策(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观)和企业发展战略(微观)三个层面对这种投资发展趋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王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