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1661)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兰立亮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4篇叙事
  • 3篇小说
  • 1篇性别叙事
  • 1篇叙事策略
  • 1篇叙事伦理
  • 1篇叙事时空
  • 1篇研究综论
  • 1篇诗学
  • 1篇诗学研究
  • 1篇双性同体
  • 1篇说诗
  • 1篇天皇
  • 1篇天皇制
  • 1篇亲自
  • 1篇燃烧
  • 1篇综论
  • 1篇小说理论
  • 1篇小说诗学
  • 1篇小说叙事
  • 1篇历史叙事

机构

  • 6篇河南大学

作者

  • 6篇兰立亮

传媒

  • 2篇外文研究
  • 1篇外国文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研究综论被引量:2
2017年
大江健三郎既是作家,又是文学理论家。其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一道,共同构成了作家完整的小说诗学体系。通过梳理中日两国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两国学者对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关注度明显不够深入,日本学者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介绍或书评这一浅显层面。中国学者的研究虽然出现了王琢、霍士富那样较为深入的成果,但整体看来,仍需扩大研究范围。总之,中日两国的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作家大量的理论创作这一现实。将大江小说理论放在当代世界文学、文化理论思潮中考察其对这些理论的接受和发展,并与作家丰富的小说创作实践结合起来,是今后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
兰立亮
关键词:小说理论综论
性别叙事的另外一种可能——大江健三郎《燃烧的绿树》叙事策略探微
2013年
从双性人叙述者的设置、小说文本的双重性以及叙述者与记述者合为一体的"我"的双重身份3个方面对大江健三郎《燃烧的绿树》进行考察,可以看到,双性人叙述者的设置是大江健三郎小说形式实验的一次大胆尝试,叙述者性别的不确定性使这部小说具有一种张力,充分体现了大江健三郎小说创作的双性同体意识。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男女二元对立的性别立场,使小说具有了男性文本(客观的、冷静的)和女性文本(主观的、抒情的)的双重特征,为日本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兰立亮
关键词:双性同体叙事
近年来中国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研究述评
2017年
大江健三郎是一位视形式创新为写作生命的作家,其对小说叙事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使其文学成为日本当代文学形式实验的风向标。通过对近五年来中国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在叙事格调、叙事时空、叙事伦理三个方面的研究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但尚需从整体上对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给予全面探讨,方能描绘出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的整体面貌。
兰立亮
关键词:小说叙事叙事时空叙事伦理
边缘想象与狂欢书写——析大江健三郎《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的狂欢化叙事
2013年
大江健三郎的《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在小说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塑造、文体风格三个方面上呈现出鲜明的狂欢化色彩。在叙事结构上,小说的双重叙事结构体现了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对话性;在人物塑造上,作者运用升格、降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骗子、小丑式的边缘人物形象;在文体风格上,杂语式的语言风格寓庄于谐,恣肆戏谑。狂欢化叙事拓展了这部小说的叙事空间和话语表现形式,体现了作家小说叙事的边缘文化立场和精神取向,强烈地传达了他对当代核状况和政治状况的关切和忧虑。
兰立亮
关键词:狂欢化叙事
个人记忆与历史书写——大江健三郎《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的历史叙事探析
2015年
《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是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天皇制批判主题小说的扛鼎之作。运用叙事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将《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置于作家创作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在故事深层结构上,小说通过对俄狄浦斯神话原型的借鉴,将原型运用与反天皇制主题紧密结合起来,表现了天皇制枷锁对现代日本人的精神禁锢,体现了作家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和解剖自我灵魂的自省精神。在叙事上,小说采用元小说技法,通过口述现场的彰显,以个人言说的记忆来重构历史,呈现出对宏大历史叙事质疑的新历史主义倾向。《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很好地实现了有意义的形式对小说主题的建构,为日本当代作家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兰立亮
关键词:历史叙事
回顾与展望:大江健三郎小说诗学研究在日本
2014年
通过对日本近40年来的大江健三郎小说诗学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日本学者的研究大致围绕作家的文体表达、叙事结构、叙事模式三个方面展开,较好地阐释了大江文学的形式美学特征,但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大江小说诗学研究多局限于单个作品的形式分析,缺乏一定的体系性;第二,许多研究没有将形式研究和主题研究结合起来,无法体现大江小说形式本身对主题的建构功能;第三,大多数研究对大江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的互相阐释这一关系认识不足,没有将其文学理论纳入研究视野。对作家小说诗学研究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大江文学的本质,对将大江文学研究推向深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兰立亮
关键词:小说诗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