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市工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YF07058)

作品数:16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杜宝中祝保林王汝敏陈博彭振国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工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插层
  • 5篇树脂
  • 5篇水滑石
  • 5篇氰酸
  • 5篇氰酸酯
  • 5篇氰酸酯树脂
  • 5篇聚合物网络
  • 5篇互穿聚合物
  • 5篇互穿聚合物网...
  • 5篇半互穿聚合物...
  • 5篇LDH
  • 4篇互穿网络
  • 4篇插层组装
  • 3篇热稳定
  • 3篇热稳定性
  • 3篇缓释
  • 3篇复合材料
  • 3篇改性
  • 3篇复合材
  • 2篇电化学

机构

  • 10篇西安理工大学
  • 6篇渭南师范学院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0篇杜宝中
  • 6篇祝保林
  • 5篇王汝敏
  • 4篇陈博
  • 4篇彭振国
  • 2篇米海涛
  • 2篇邰炜
  • 1篇王淑荣
  • 1篇骆薇
  • 1篇杨国农
  • 1篇王君龙
  • 1篇杨渝
  • 1篇姚焕英
  • 1篇唐晓庆
  • 1篇王宏军
  • 1篇张青

传媒

  • 4篇材料导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热固性树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马来酸/LDH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离子交换法将马来酸单体插入Mg/Al-Cl-LDH层间,然后通过热或氧化还原引发层间单体链式原位缩聚制备聚马来酸/水滑石(LDH)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插层组装的条件和引发聚合的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及差热分析(TG-D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马来酸插层LDH使层间距由0.767 nm增大至1.19 nm,H2O2引发剂或热引发聚合使层间距由1.19 nm分别减小至1.114 nm和1.085 nm,产物粒径为50 nm^100 nm。聚马来酸分子进入LDH层间形成超分子结构,使其热稳定性提高100℃以上。
杜宝中王汝敏陈博
关键词:水滑石插层原位聚合聚马来酸热稳定性
BADCy/PSt互穿网络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用同步合成法和异步合成法分别制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氰酸酯树脂/聚苯乙烯(BADCy/PSt-SIPN)高分子材料,研究了几种不同组分的SIPN体系。结果表明,BADCy/PSt-SIPN网络的形成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有较大的提高。给出了较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
祝保林
关键词:氰酸酯树脂苯乙烯半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
芬布芬插层Mg/Fe-NO_3-LDHs复合材料的组装及其缓释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Fe-NO3-LDHs前体,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镁铁物质的量比、pH值、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结构和物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Mg、Fe物质的量比为3,pH值为9,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h)。再以共沉淀法组装芬布芬-LDHs,利用XRD、FT-IR、UV、TG-DTA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插层量19.6%。测试芬布芬-LDHs在模拟肠液、生理盐水及蒸馏水中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其在不同的缓释介质中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释放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芬布芬在LDHs层间的扩散是释放控制步骤。
杜宝中张青彭振国杨国农
关键词:芬布芬插层组装缓释
有机酸阴离子/LDH复合材料的插层组装条件及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Mg/Al-CO_3-LDH为前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脂肪酸(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酒石酸)和芳香酸(苯甲酸、水杨酸)柱撑水滑石复合材料,并利用XRD、FT-IR、TG和DTA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离子交换条件,6种有机酸根离子可以插入水滑石的层间完全取代CO_3^(2-),形成具有超分子结构稳定的有机酸阴离子/LDHs复合材料。
杜宝中王汝敏邰炜陈博
关键词:水滑石离子交换插层组装
甲磺酸吉米沙星的吸附伏安特性及其应用
2011年
在特定缓冲底液(pH6.40)中,甲磺酸吉米沙星(Gemifloxacin mesylate,简称FACTIVE)在汞电极上可以发生还原反应,测得了还原反应的峰电位,该还原峰为典型的吸附峰;测定表明,吸附于滴汞电极上的粒子为甲磺酸吉米沙星的中性分子,通过实验测得了待测物在滴汞电极汞滴上的饱和吸附量,测得了FACTIVE分子在汞滴上吸附后所占电极面积,实验证明待测物中性分子在汞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实验表征了吸附系数,25℃时的吸附自由能,电极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汞滴表面反应速率常数;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FACTIVE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
姚焕英祝保林
关键词:吸附溶出伏安法电化学行为药物分析
BADCy/PAN互穿网络的合成及表征
2011年
采用同步合成法和异步合成法分别制备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聚丙烯腈半互穿聚合物网络(BADCy/PAN-SIPN),研究了几种不同组分的SIPN体系。结果表明,BADCy/PAN-SIPN网络体系的形成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当丙烯腈质量分数为15%时,SIPN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了89.7%,弯曲强度提高了56.4%,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5.6%。同时提出了较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
祝保林王君龙
关键词:氰酸酯树脂丙烯腈半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
室温固相法合成纳米Mg-Al-CO_3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被引量:6
2009年
首次报道了室温固相法合成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采用XRD、FTIR、TEM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呈针状,长约80nm,宽约10nm。室温固相法合成纳米LDH操作简单、转化率高、污染少,产物粒径小,粒度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
杜宝中王汝敏陈博
关键词:室温固相法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溶剂性质对合成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恒定pH一步反应液相法,制备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简称LDH)粉体。以水、10%(质量分数)乙醇溶液为溶剂,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样品,2%(质量分数)聚乙烯醇作分散剂制备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用XRD,TEM,DTA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径和热行为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以10%乙醇溶液为溶剂,在pH>12.5条件下,可制备纯度>98%的单晶纳米粉体,采用聚乙烯醇作分散剂可以制备类球形的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且分散性好,尺寸约20nm。
杜宝中王宏军王汝敏陈博
关键词:溶剂
磺基水杨酸插层Mg/Cu/Zn/Al-LDHs的组装、表征及紫外性能被引量:2
2014年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磺基水杨酸插层Mg/Cu/Zn/Al-LDHs复合材料,借助XRD、FT-IR、TG-DTA等手段对样品测试表明,客体进入LDHs层间,层间距由0.832 nm扩至1.125 nm,推测了层间排列模型;EDS分析验证了插层后层板元素组成比接近理论比值,插层组装仍能保持良好的层状结构,且客体进入层间因静电和氢键等作用提高了热稳定性;同时由UV-DRS结果可知,插层LDHs复合材料对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屏蔽和吸收双重作用。
杜宝中唐晓庆彭振国米海涛
关键词:类水滑石磺基水杨酸插层组装
异丁烯酸甲酯/氰酸酯树脂半互穿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12年
于加热熔融的氰酸酯树脂(BACDy)中加入异丁烯酸甲酯(MMA),在引发剂存在下,引发单体及预聚体MMA发生本体聚合,采用同步合成法和异步合成法分别制备互穿聚合物网络氰酸酯树脂/聚异丁烯酸甲酯(BACDy/MMA-SIPN)高分子材料,研究了几种不同配比的SIPN体系.结果表明,BACDy/MMA-SIPN网络形成的反应条件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有较大提高.给出了较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
祝保林
关键词:氰酸酯树脂半互穿聚合物网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