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B030502013)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陆春朱国兴赖维冯佩英叶庭路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脲原体
  • 3篇解脲
  • 3篇解脲脲原体
  • 2篇耐药
  • 2篇红霉素
  • 1篇原体
  • 1篇支原体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膜形成
  • 1篇生物群
  • 1篇转座
  • 1篇转座子
  • 1篇脲支原体
  • 1篇微生物
  • 1篇膜形成
  • 1篇耐药机制
  • 1篇耐药性
  • 1篇解脲支原体
  • 1篇解脲脲原体生...
  • 1篇抗药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皮肤性...

作者

  • 3篇朱国兴
  • 3篇陆春
  • 2篇冯佩英
  • 2篇卢荣标
  • 2篇叶庭路
  • 2篇赖维
  • 1篇叶晓敏
  • 1篇李美荣
  • 1篇马寒
  • 1篇黄敏婷
  • 1篇陈传杰
  • 1篇林飞燕

传媒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对73株从泌尿生殖道分离的解脲脲原体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菌株,并设立临床敏感菌株组以及标准菌株对照组,用PCR测序法检测23SrRNA的V区热点突变以及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甲基化酶(ermA、ermB、ermC)、主动外排泵(mefA/E、msrA/B、mreA)等可转移耐药基因.结果 73株临床菌株中,耐药菌株35株(47.95%),耐药菌株MIC范围为8~32 mg/L.在耐药菌株组发现ermB耐药基因(19株,占54.29%)和msrA/B耐药基因(9株,占25.71%)的阳性扩增,其中有2株(占5.71%)同时存在ermB基因和msrA/B基因阳性扩增,ermB基因和msrA/B基因的阳性扩增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敏感菌株组及标准菌株组均未发现23SrRNA的V区点突变及可转移耐药基因的阳性扩增.结论 ermB甲基化酶基因和msrA/B外派泵基因可能是导致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耐药原因之一.
卢荣标陆春叶庭路马寒朱国兴赖维冯佩英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红霉素抗药性微生物
解脲脲原体ermB基因与转座子遗传标记int-Tn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临床株ermB耐药基因与接合转座子遗传标记int-Tn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体外测定76株Uu对红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设计引物扩增ermB和int-Tn基因。【结果】Uu对红霉素MIC范围为≤0.125~≥128μg/mL,MIC50为32μg/mL,MIC90≥128μg/mL,耐药率为78.95%。共21株Uu菌株检测到ermB基因,其中19株的MIC≥8μg/mL,2株的MIC=4μg/mL。21株Uu携带int-Tn基因,ermB基因与int-Tn基因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ermB基因可能是介导Uu对红霉素耐药的一种重要的基因,ermB与转座子遗传标记int-Tn基因密切相关。
陆春叶庭路朱国兴陈传杰卢荣标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红霉素ERMB基因转座子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在生物膜形成能力及生物膜形成后耐药性的差异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解脲脲原体(Uu)Parvo和T960两大生物群在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及生物膜形成后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以Uu标准株3和8血清型及从21个女性患者宫颈分离出的21株Uu临床株为研究对象。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进行Uu生物分群检测。体外培养生物膜后扫描电镜及共聚焦激光显微镜鉴定生物膜形成,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以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生物膜形成前后进行药敏测定(四环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结果 Uu两生物群均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在生物膜形态及形成量上无明显差异,生物膜形成后对3种药物的耐药性均增高(P<0.05),但Pavor生物群变化更大。结论 Uu两生物群在生物膜形态及形成量上无明显差异,但形成生物膜后耐药性可能存在差异。
叶晓敏陆春朱国兴冯佩英赖维林飞燕黄敏婷李美荣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生物群生物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